“山民。”
郭嘉給出答案。
“山民嗎?”
乾元眉頭一皺,在腦中回想關于山民的資料。
廣泛意義上的山民,指的就是生活在山中之民,東大陸山川林立,鐘靈毓秀,不乏名山大川,大乾王朝郡府一大半都是以山川命名,可見一斑。
而郭嘉說的山民,特指生活在祖龍山脈的山民,數量眾多,來歷復雜,一支游離在中土視線之外。
其來歷大抵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世代生活在山中的原始土著。
他們以部落為單位,散居在祖龍山脈各處,崇拜山神,以鳥獸蟲魚為圖騰,無論是生活方式,還是修行法門,都跟中土有很大不同。
因為部落頭領是巫師,也被稱為巫人。
有的巫人部落甚至還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生活,啖食生肉,完全與外界隔離。因此,在中土人眼中,這些土著屬于未開化族群。
又因為祖龍山脈浩瀚無邊,遍布毒蟲猛獸,人跡罕至,還有不少死地、絕地以及禁地,系人類活動的禁區,給這些山中土著披上一層神秘色彩。
第二類,就是門派余孽。
如果說近古時代(注:近代)是王朝的時代,那么再往前一個時代——中古時代,則是宗門的時代,足足延續了八千年之久。
從現存資料記載中,不難想象那個時代的雄渾壯闊。
中古時代門派林立,道魔并存,人妖相爭,每一座山川至少都有一個宗門,甚至數個宗門共存于一山之中。
彼時的青丘山,就是九尾狐一族的地盤。
在那個時代,武者式微,修士為王。修真界超脫于世俗界之上,修士視凡人為螻蟻,視滾滾紅塵為濁世,逍遙于群山之間,不染塵埃。
在凡人眼中,修士就是陸地神仙。
彼時凡人國度的君王,不過是修真宗門豢養的一條狗,可生殺予奪,自行廢立,只把凡人國度當做宗門的弟子圈養地以及資源收集所。
直到武者的強勢崛起。
以純武者組建的軍隊,依靠團隊作戰以及陣法相助,對修士發起一場又一場的圍剿,把那些高高在上的陸地神仙,一一打落塵埃。
直至踏破宗門,重鑄世間秩序。
持續上百年的大戰過后,幸存的宗門修士或入朝為官,或成為客卿,或華麗轉身成為王朝世家,融入王朝之中。
從此,禹余天迎來修士與武者并存的大時代。
過程中也有一些頑固分子,或固守宗門規矩,或不屑紅塵,或仇恨難消,隱姓埋名,躲進深山密林之中覓地苦修,以圖東山再起。
至不濟,也要確保宗門傳承不斷絕。
祖龍山脈無疑是最好的去處,夾在人妖兩族的縫隙之中,軍隊難以進山圍剿,因而成為最好的避難之地。
這些人躲進祖龍山脈之后,有的看破紅塵,只一味苦修,追求永生之道,直至坐化于無名洞府之中;有的又重新建立山門,立下傳承之基。
還有的開始打那些土著山民的主意,兩者互相融合、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