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之中,不乏幸災樂禍。
“我該怎么做?”乾元虛心請教。
“殿下可以如此這般……”郭嘉將他的計策和盤托出。
乾元越聽,眼中越亮,“好,我這就去辦。”有了郭嘉解惑,乾元思路漸漸清晰起來,于混亂之中,看到一絲希望的曙光。
…………
四月十一日。
在朝廷封賞旨意還沒正式下來之前,乾元又上了一道折子,以能力有限為由,隱晦表示,不太愿意接手猨翼府這個爛攤子。
在奏折之中,乾元將青丘國的威脅不斷夸大,同時將治理猨翼府的困難以及封地的困境一一羅列出來,滿紙都是訴苦之言。
讓人心酸不已。
這一下又在朝中引起軒然大波,從來都是嫌封賞太少的,拒絕朝廷的封賞還是頭一遭。
乾元拒封的消息,很快成了神都的一件新鮮事。
人心還真是復雜。乾元上奏之前,朝中一些大臣原本對這樣的封賞還頗有微詞,眼見乾元要撂挑子,他們又緊張的不行,態度一下轉變。
不接受都不行。
必須接受。
大臣們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更拿帝國大義來壓乾元,似乎乾元要不接受,那就是不忠不孝之人,就對不起朝廷恩典一樣。
乾元自然不接茬,反復強調,什么能力有限,怕有負朝廷重托之類的,不管大臣們怎么勸說,死活不松口。
這可急壞了朝中一干大臣。
就在雙方陷入膠著時,九皇子乾慎站出來當和事佬,說猨翼府的困難確實是客觀存在的,朝廷是不是給予一些資助云云。
大臣們這才回過味來,感情乾元這是討價還價來了。
都是人精,自然是一點就透,乾元的態度很明朗,朝廷要么換一種封賞,要么就給點實惠,別整那些虛的。
誰也別忽悠誰。
折騰來折騰去,雙方一直談到四月下旬,才終于談妥。
除了之前兩條封賞,朝廷還將一次性撥付200萬兩白銀、40萬下品靈石以及一批軍用物資,以資助猨翼府發展。
總算是解了乾元的燃眉之急。
有了這筆啟動資金,乾元才敢開啟封地新一輪的改制。
軍隊方面,第二師團駐守在猨翼府境內的第二旅、第三旅以及第四旅,此番也將一并劃入乾元麾下。
在這方面朝廷倒是沒有吝嗇。
敕封乾元,那是要乾元替帝國鎮守西南邊陲的,沒有軍隊怎么行?
甚至在乾元的堅持下,就連三個旅的陣亡撫恤都將由朝廷一力承擔,又替乾元剩下一大筆開支。
相比前兩次的身不由己,這次乾元應對封賞,著實是游刃有余。
這就是地位不同了。
第二師團的主要職責就是對抗青丘國,現在這一職責由乾元接手,三皇子乾泰甚至提議,要撤去第二師團的編制。
這就毒了。
好在五皇子也不是好欺負的,以還要防備南面的流沙國為由,好歹保住了第二師團的番號,但也只剩下兩個旅了。
幾乎是重建。
除此之外,乾元還提了一條特別要求,那就是準許他在封地之外,秉持自愿原則,招募、補充兵員。
這是乾元的底線,朝廷要不答應,乾元就不干。
雖然有違祖制,但誰叫只有乾元能扛得住青丘國的進攻呢,朝廷反復斟酌之后,最終決定,允許乾元在招搖郡內征兵。
乾元欣然答應。
如此一來,長期困擾乾元的兵員問題就基本得到解決了。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已經是四月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