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團隊群龍無首時,做出的決策往往就會趨于保守。
正如此時的大乾。
乾帝昏迷期間,四位封王會同朝中大臣反復商議,互相妥協之后,最終做出“陳兵邊境,靜待時機”的決策。
除了鎮守北境的第二軍團主動出擊,阻止北狄國騎兵南下之外,其余三大軍團皆陳兵在動亂三郡的邊緣,防止動亂往其他郡擴散。
所謂的時機,則取決于乾帝什么時候蘇醒......
這無疑是個糟糕的決定。
昆侖派、紫霄劍派以及太虛宗三大宗門,雖然各自順利拿下一郡之地,但也需要時間消化、整合,哪里還有精力擴張。
帝國的被動防御策略,正中三大宗門下懷。
那些委身宗門的大小世家,這才有了脫罪的借口,心安理得地道:“看,是帝國不來救我們的,不是我們對帝國不忠誠。”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雖然任誰都知道,趁宗門立足未穩之時出動出擊,才是最好的選擇,但是誰也無法承擔行動失敗的后果。
穩妥起見,保守就成為必然選擇。
…………
七月初一,青丘城,鎮南王府。
周邊形勢風云變幻,封地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在完成對太虛宗余孽的清洗之后,乾元順勢召開軍政會議,共同商議對策。
軍方出席人員包括郭嘉、薛仁貴以及第五紫月三人,文官則只有忠叔跟戶曹郎中曹叡兩人,黑衣衛指揮使陸炳列席。
可見,這是一次規格很高的會議。
乾元對陸炳道:“先介紹一下周邊情況吧。”
魚龍衛指揮使李錦棠的背叛,在封地造成的一個負面影響就是,宋慈等人對黑衣衛越發忌憚,或明或暗地表示不滿。
為了降低官吏對黑衣衛的疑慮,乾元做了一些讓步。
最大的改變,就是讓黑衣衛從暗中走上前臺,監督文武官吏的同時,也接受文武官吏的監督。
互相制約。
陸炳起身,瞬間成為全場焦點,他卻是面無表情,徑直說道:“西面,青丘國北路軍已經在即谷大營集結完畢。日前,已經有零散妖族戰士在各處關隘前游蕩。預計一個月之內,青丘國就會發起攻擊。”
在場之人皆心中一沉。
換做宗門作亂之前,封地并不懼怕青丘國來襲,畢竟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就算妖族起五萬大軍,西南兵團未必就怕了。
問題是,相比春季,周邊形勢已經出現了新的變化。
封地東面,隨著招搖郡易主,以太虛宗咄咄逼人的性格以及雙方結下的仇怨,只等時機一成熟,太虛宗必定會主動來襲,以攻克招搖郡全境。
五大宗門之中,屬太虛宗的地盤最小,必然是不甘心的。
而在封地南面,原本跟封地保持友好貿易往來的流沙國空桑郡,主人也換成同屬門派聯盟的萬化門。
三面受敵之下,封地哪里還敢跟青丘國傾力一戰?
就算打贏了,屆時,損兵折將的封地,如何面對太虛宗的進攻?
偏偏帝國又不爭氣……
乾元沒急著表態,轉而問:“太虛宗那邊,可有什么新動作?”
“有的。”
在太虛宗攻克招搖郡之后,黑衣衛再不顧及魚龍衛的存在,加強了對招搖郡的滲透,以掌握最新情報。
據陸炳介紹,太虛宗還真有兩把刷子。
中古時代,掌握大陸霸權的宗門視俗世王權如糞土,不把凡人當同類,高高在上,最終釀成苦果。
殊不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有了前車之鑒,重新崛起的宗門再不敢如此自大,一改之前的策略,極盡拉攏、控制之能事。
對仆從軍如此,對世家亦如此。
就在無崖子坐鎮招搖城時,太虛子也在招搖山重新立起了太虛宗的山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肆招收門人弟子。
這些新弟子可不是隨便選的,全部來自招搖郡大小世家。
如此,通過弟子這一紐帶,將宗門跟世家的利益連接到一起,那些世家也就順理成章地成了所謂的修真家族。
太虛宗作為曾經東大陸的超級宗門,門派傳承的修行功法自然是頂尖的,但不是所有家族都對此感興趣。
可太虛宗不管。
不論是武道世家,還是修士世家,都必須派弟子進入太虛宗,根據資質,或是成為外門弟子,或是直接成為內門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