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宗門的態度也很積極。
龍首郡一戰,對門派聯盟同樣是有觸動的,他們已然意識到,聯盟想要維持現狀是不可能的,跟王國之間勢必要有一戰。
而且會很快。
在這種情況下,昆侖派、太虛宗以及萬化門三大宗門,轄區由北及南,正好連成一條豎線,是最佳的攻守同盟。
一旦太虛宗不保,等于將這條縱向聯系攔腰截斷。
往后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因此,無論是出于聯盟的需要,還是他們自身的利益考量,支援太虛宗,都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三大宗門這么一聯合,可就苦了封地。
先是萬化門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暫停了淯水關的邊境貿易;跟著,萬化門仆從軍——空桑軍開始在邊境一帶演習。
威脅的意味很濃。
跟著,昆侖派也在磨刀霍霍,隨時準備派遣昆吾軍南下增援太虛宗。
西南兵團總共就兩萬精銳,面對太虛宗一家,尚需舍命相搏,一旦三大宗門聯手,則根本沒有贏的可能。
甚至可能要輸。
聽完陸炳的介紹,這下,不獨是文官,就連狄青等將領臉上,都露出凝重表情,他們都是一世名將,自然知道其中利害。
不會盲目自信。
乾元道:“形勢很明顯,想要安心攻打太虛宗,前提就是要破去三大宗門的合縱之策,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打贏一場戰爭,手段從來都不限于戰場。
乾元看向蘇秦,道:“蘇員外郎,有勞你出使一趟萬化門,務必說服他們,放棄支援太虛宗的打算。”
乾元這是準備用外交手段,來破解合縱之策了。
這是蘇秦的拿手好戲,自然是義不容辭,起身,拱手行了一禮:“下官領命,定不負殿下所托。”
身為封地主管外交事務的大臣,蘇秦對封地周邊勢力的了解,遠在一般官吏之上,可謂洞若觀火。
對于如何說服萬化門,心中其實已有腹稿。
否則,蘇秦也不會如此自信。
接下出使任務之后,蘇秦問道:“殿下,昆侖派那邊要不要也跑一趟?”對昆侖派,他卻是顯得有些信心不足。
封地暫時還拿不出什么可以打動昆侖派的交換條件。
故而有些擔心。
乾元擺手道:“昆侖派那邊不必擔心,我自有安排。”
“是。”
蘇秦神情疑惑,到底還是沒問。
乾元說的安排,正是已經極得五皇子信任的賈詡,兩人雖然沒有書信往來,但是乾元相信,以賈詡的智慧,一定了解封地眼下的處境。
不用乾元說,賈詡自會有行動。
這就是默契。
在破去合縱之策之前,西南兵團暫時只能按兵不動,唯一能做的,就是趁開春之際,加強糧草物資的籌備。
做好戰前準備工作。
談完太虛宗之事,又議了議六曹之事,乾元就順勢結束此番議事,并未像外界想象的那般,開個一天一夜。
委實是衙門之事都已走上正軌,無需乾元過多操心。
推進基礎教育、鼓勵生育、完善基礎設施、扶持靈農、啟動工業化、促進商貿繁榮、吏員選拔等新政,都已落地生根,正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著。
每一條新政都需要時間慢慢培育,無法在短時間內見成效。
乾元最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夠的戰略定力,不宜再搗鼓什么額外的新政,那樣只會讓衙門應接不暇。
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每一條新政執行的都不到位,不徹底。
自穿越以來,乾元執一地之牛耳也有小五年時間,五年的磨礪,已經讓他體味到“急緩之間,張弛有度”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