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第二軍團統領乾吉,那也是一位響當當的人物。
先是他的身份。
乾吉乃乾帝之弟,乾元等人的皇叔,被敕封為晉王。
以晉王之尊執掌第二軍團,既說明北境在帝國的戰略地位,也從側面證明,晉王乾吉深得乾帝信任。
身為帝國皇族,晉王乾吉雖然在奪嫡之爭中支持八皇子乾佑,但是在大是大非上,力場一定是鮮明而堅定的。
關鍵時刻,晉王乾吉沒有給帝國皇族丟臉,展現了帝國皇族的血性。
相比之下,八皇子在敵國入侵時表現出來的遲疑,被朝野無限放大之后,被定性為怯戰,為了一己之私枉顧帝國利益。
實乃皇族恥辱。
加之八皇子自就任北境鎮撫使以來,只是忙著拉攏北境世家豪紳,鞏固其在北境的勢力版圖,對北狄國之戰操心甚少。
甚至就在去年冬天,北狄國頻頻挑釁之后,都沒有引起八皇子的足夠重視,沒有派重兵鎮守少陽郡邊境。
也沒做好第二軍團的后勤保障。
如此,八皇子被視為戰敗的最大元兇,成了不是替罪羊的替罪羊。
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八皇子是民心盡失,雖然奪嫡之爭還沒分出勝負,但是可以預見的是,八皇子勝出的希望已經是非常渺茫。
這卻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
帝國百姓是驕傲的。
他們能容忍妖族進犯,甚至能容忍門派在帝國內部作亂,視之為帝國內務,但絕不能容忍國土被帝國侵占割裂。
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
也正是如此,正在閉關煉制本命法器的乾元都抽空現身,發表聲明:“帝國領土神圣不可侵犯,朝廷但凡有所差遣,西南兵團義不容辭。”
以示抗戰決心。
坐鎮神都的九皇子乾慎就更高明了,在借機打壓八皇子的同時,高調宣布,允諾第二軍團緊急擴編一個師團。
如此,第二軍團就成為繼第一師團之后,又一個滿編軍團。
外人不知道的是,九皇子私底下已經跟晉王乾吉達成默契,新組建的第二軍團第五師團會有九皇子的影子存在。
等于是說,九皇子借機將手伸進了第二軍團。
著實毒辣。
除了緊急擴軍,面對北狄國十萬鐵騎,僅憑第二軍團是不夠的,九皇子急令城衛軍第一師團北上增援。
耐人尋味的是,九皇子又是給第二軍團擴軍,又是調城衛軍北上,偏偏對駐守在姑射郡的第三軍團視而不見。
可見終究還是存了私心,脫不開奪嫡之爭的桎梏。
此舉的另一個副作用,就是因著城衛軍的北上,解除了昆吾郡北面的威脅,讓昆侖派可以集中力量,應對第四軍團的征討。
讓第四軍團付出比之前預計的,更慘重的傷亡。
這又是一個意外。
…………
整個四月,東大陸烽火連天。
在昆吾郡戰場,第三軍團在付出近三千傷亡之后,終于拿下昆吾郡鐘鼓府,獲得一個“前進基地”。
可惜,整個四月,朝野焦點都集中在北境,第三軍團的這一場勝利在朝野甚至都沒激起一點波瀾。
讓五皇子乾恪郁悶不已。
在少陽郡戰場,北狄鐵騎果然名不虛傳,就算第二軍團擺出死戰不退的架勢,依舊強行突破,再下一府。
陷落的,正是跟白沙府交接的狐岐府。
等到城衛軍第一師團趕到前線增援,戰局這才勉強穩住,硬生生擋住北狄鐵騎南下的步伐。
但要說反擊,怕是力有未逮。
雖然不愿承認,但是在短時間內想要收服白沙、狐岐兩府,怕是很難。
除了大乾,流沙國跟萬化門之間,出云國跟落云宗之間,也都爆發了小規模的沖突,互相試探。
但是雙方都很克制,沒有爆發什么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