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驕陽似火。
到了收獲時節,東大陸的硝煙也隨之散去,暫時止戈。
內憂外患、風雨飄搖的大乾王朝,獲得了寶貴的喘息之機,雖然千倉百孔,但是在各軍團努力之下,勉強還維持住了陣腳。
至少沒有崩盤。
東大陸霸主的底蘊,果然不是流沙、出云之流所能比擬的。
西南一大一小兩場勝利,更是讓帝國百姓看到勝利的曙光,人們堅信,只要軍隊團結一致,帝國會挺過來的。
浴火重生之后,未必不能更加強大。
可就在這時,神都傳來噩耗,病情再次惡化、一直在宮中修養的乾帝,于六月初六凌晨六時許,突然駕崩。
消息一出,舉國震動。
大乾子民意識到,最壞的時代已然來臨……
…………
乾帝駕崩的第一時間,九皇子齊王乾慎就以監國皇子的身份發出敕令,要求離京的三皇子、五皇子、八皇子以及十五皇子,諸位郡守以及四大軍團統領,打點行囊,限十日之內,趕到神都奔喪。
意味不言而明。
如果諸位皇子、郡守以及軍團統領,接受這一份敕令,也就等于變相承認九皇子乾慎的帝國繼承人地位。
那么奪嫡之爭,就將立即決出勝負。
事情當然沒這么簡單。
且不說乾元,三皇子等人絕不會乖乖就范。
果然,三皇子乾泰最先站出來反對,言道:“我是帝國皇子,只聽從父皇敕令。父皇駕崩,也該由朝廷下達指令。至于九弟?還是做好自個兒的事吧,就別替為兄瞎操心了。”
在三皇子等人看來,隨著乾帝駕崩,九皇子監國身份就此結束,諸位皇子再次站到同一起跑線上。
當然,三皇子并不反對返回神都,只是要以何種姿態返回。
在這件事情上,三皇子、五皇子以及八皇子有著共同利益,不用商量,就取得驚人的默契,在神都活動開來。
最終結果就是,在宰相獨孤震的提議下,由朝廷出面組建帝國治喪委員會,成員包括獨孤震、六部尚書、禁衛軍統領以及城衛軍統領等人。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個所謂的治喪委員會,表面上是負責乾帝葬禮,實則是在決定帝國繼承人。
實在是一等一的要害機構。
毫不意外的,九皇子被排除在治喪委員會之外。
對此,九皇子乾慎雖然憤怒,卻也無能為力,憑他一個人的力量,又怎么對抗得了三大封王集團?
好在治喪委員會中,禮部尚書徐抗跟兵部尚書第五驕陽都是他的人,工部尚書長孫云、刑部尚書劉松山也算親九皇子一系。
加之新進拉攏的城衛軍統領公孫龍,機會還是很大的。
…………
六月初八,招搖城。
在治喪委員會成立之前,乾元就已準備趕往神都奔喪。
對乾帝這位便宜父親,說實話,乾元并無太多感情,畢竟自穿越以來,他總共就見過乾帝一面。
但是乾帝對乾元的好,是毋庸置疑的。
僅憑這一點,也值得乾元去神都親自送乾帝一程。
這是其一。
更重要的是,此時正是奪嫡之爭最關鍵的時期,神都一行將決出新一任的帝國之主。
乾元自個兒雖然沒有希望,但必須要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