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王有點想念十四弟了。
“希望能借著這次大軍壓境,把十四弟接過來吧。”魏王眼中精光一閃,沒了十四弟的參謀,他總感覺心里不踏實。
…………
西南,招搖城。
相比外界的熱鬧,招搖城顯得十分平靜。
對招搖郡百姓而言,最欣慰之事,莫過于徹底遠離妖族的威脅,告別那段刻骨銘心的凄慘歲月。
戰爭,似乎正在遠離招搖郡本土。
加之全郡暢通的公路網絡,不斷改善的水利設施,一座又一座拔地而起的免費學堂,越發繁榮的商業,各種稀奇卻又不貴的商品......
原本在帝國版圖中,被視為戰亂跟貧瘠代名詞的西南之地,不知從何時起,漸漸成了這個動亂的時代,一方讓人向往的樂土。
每天,都有躲避戰亂的百姓進入招搖郡討生活。
對這些流民,招搖郡各級衙門都報以了最大的熱情,甚至是互相爭搶,也要把人接到各自轄區去生活。
這樣的場景,跟其他地方衙門對流民避之如蛇蝎,截然不同。
造成這種“奇特現象”的根源,正源于招搖郡進入小井噴時期的工業化進程,正在悄然改變招搖城的社會結構。
先是位于青丘城西城區的發電廠,歷經重重艱險,在建成各類配套工廠之后,終于成功發電。
受益于此,青丘城成為禹余天第一座用上電燈的城市。
但路燈在青丘街的夜晚亮起的那一刻,整座城池都沸騰,陷入史無前例的狂歡之中,昭示著一個全新時代的到來——電氣時代。
且不說其他,由發電廠卷起的照明革命,就已經為封地帶來可觀的效益。
何解?
在電燈出現的第一時間,青丘城就推出禹余天第一座夜市,在豐富百姓夜生活的同時,也在刺激著消費。
電燈的出現,讓工廠在夜間生產成為可能。
東臨新區作為封地改制的窗口,率先推出兩班倒制度,將產能拉到之前的1.5倍,而且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
這更加刺激了各類資金向東臨新區聚集。
東臨新區的繁榮,不僅刺激了帝國其他郡,就連同郡的其他府城,甚至包括招搖城,都眼紅的不行,紛紛效仿。
僅在八月,封地就批復了三座發電廠的建設計劃。
有了第一座電廠建設的經驗,預計不用一年時間,招搖城連同其他三座府城,就將一一進入照明時代。
不說家家戶戶能用上電,最起碼,工廠跟市政用電是能保證的。
發電廠建成,更大的意義在于為封地工業化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能源,勢必將逐漸淘汰落后的蒸汽動力,助推封地工業。
說來到電氣時代,一點都不夸張。
驚喜還不至于此。
日前,隨著猨翼府橡膠園規模成型,在乾元關注下,封地第一座橡膠廠即將建成投產。
橡膠材料,將首先出現在禹余天。
這無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彈。
乾元首先想到的,就是在封地掀起一場車輪革命,或者說叫出行革命。封地第一座自行車廠跟三輪車長,已經完成選址工作。
這次不在青丘城,而是選在了招搖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