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局部戰役,完成三次漂亮的狙擊。
古語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西南兵團的三次勝利,終于遏制住了盟軍自開戰以來,高歌猛進的節奏。
“西南兵團必敗”的論調,似乎已經站不住腳了。
這對整場戰役而言,無疑是個里程碑式的節點,意味著西南兵團擋住了敵人最猛烈的一波攻勢。
整個戰局,開始轉入僵持。
開戰至今,盟軍在場面上看似占盡上風,但并無取得什么實質性的戰果,到是西南兵團通過三場局部戰役,收獲頗豐。
這對盟軍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原本信心滿滿的盟軍,開始變得不那么自信了。
比如楚王乾恪,已經不再那么信心滿滿了,也不再那么不顧一切,開始在心中盤算收益與風險、投入之間的辯證。
魏王乾泰亦如此。
因為增加了失敗的幾率,他們就不可避免地要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投入大量兵力,最終卻無功而返,那對轄區而言,意味著什么?
這可是個很嚴肅的命題。
心中有了顧慮,他們的態度自然就不像之前那般堅決。
…………
六月二十日,南禺城。
入夜,乾元書房一如既往地點著燈。每天晚上,乾元都要跟郭嘉一道,整理、分析各處戰場匯聚上來的戰報。
必要的時候也會下達一些指令。
書房中,乾元的表情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般輕松。雖然守住了南禺城,戰役也陷入僵持,封地算是度過了最大危機。
但現在還遠不能說,此戰就贏了。
別說是贏,就算戰事一直這么僵持下去,對封地也是不利的。戰役每拖延一天,消耗的糧草物資都是天文數字。
這還只是直接消耗。
因為戰爭,封地一小半的工程項目被迫停工,人心惶惶,該進行的建設被擱置,乾元力推的新政也被迫延期。
這可都是損失。
因此,在守住南禺城之后,乾元的注意力已經不在南禺城,而是想著怎么打破眼下的僵局。
郭嘉道:“殿下,下官以為,要破除眼下困局,根源還在流沙國。”
此番反秦聯盟的大圍剿之戰,雖然起因于出云國,但是真正的發起者以及組織者,還是流沙國。
聯盟四股勢力中,流沙國的態度也是最堅決的。
因為流沙國已經沒了任何退路,只能背水一戰。就算有哪股勢力退出,流沙國估計也會死戰到底。
截至目前,流沙國更是拖住了封地四成以上的兵力。
“如果能集中兵力,一舉殺退,甚至反向攻克流沙國,那么無論是出云國,還是魏王、楚王,都會知難而退。”郭嘉道。
只有解決了流沙國,西南兵團才能解套出大量戰力,調往其他戰場增援。而如果是司幽郡這樣的,就算贏了,也無可調之兵。
乾元點頭,顯是認可了郭嘉的判斷。
但是要殺退流沙軍是何等之難,眼下的封地已經沒有任何可調之兵,能被派去空桑郡戰場了。
在沒有增援的情況下,狄青部很難有什么大的作為。
郭嘉卻道:“封地其實還有一股力量,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什么力量?”
“修士。”郭嘉確實不凡,“在封地,不僅有左慈、徐福、于吉以及澹臺雄四位神魂期大修士,還有二十余名引氣期修士。如果能有什么陣法將這股力量扭合在一起,突然對流沙軍發起毀滅性攻擊,或許能打破眼下的均勢。”
“是啊,我怎么沒想到呢。”
郭嘉一語驚醒夢中人,乾元一下變得興奮起來,換做別人或許會為陣法發愁,他卻是一點問題都沒有。
乾元記得,【商城】中就有不少類似的大型攻擊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