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演義中的托塔天王秉性跟歷史原型不符,說實話,也并不怎么討人喜歡。但眼前的李靖可不同,除了一身修為,基本都是參照歷史原型來的。
隨著李靖到來,封地第一名將的寶座怕是要易主了。
跟著就是李元霸。
歷史上并無“李元霸”此人,乃古典小說《說唐》中虛構的一位人物,乃隋唐第一條猛將,隋唐十八好漢之首。
傳說,李元霸為金翅大鵬鳥轉世,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兩臂有四象不過之力,無人能敵。
李元霸使一對擂鼓甕金錘,四百斤一個,共重八百斤,坐騎為追風白點萬里龍駒馬,可日行一萬,夜走八千。
系統也沒虧待李元霸,不僅列入甲檔序列,一出場就是武神初期的修為,蓋過已經突破至武尊后期的許褚,一舉成為封地武道修為最高者。
再就是李存孝了。
唐末第一猛將,武藝非凡,勇猛過人,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李存孝是晉王李克用麾下一員驍將,也是李克用眾多的“義兒”中的一個,因排行十三,故稱為“十三太保”。
史書載:“驍勇冠絕,常將騎為先鋒,未嘗挫敗;從李克用救陳、許,逐黃寇,及遇難上源,每戰無不克捷。”
李存孝因力大無比,英勇善戰,幾與西楚霸王項羽比肩,被譽為“將不過李、王不過項”。
在評書中,李存孝是跟李元霸對等的存在。
因此,李存孝也被列入甲檔,而且同樣也是武神前期的修為,這到讓乾元很是好奇,兩人到底誰要更勝一籌。
在開戰之前,能夠召喚到李靖這樣一位軍神,再加上李元霸跟李存孝這一對蓋世猛將,乾元已經很滿足了。
他很期待,三人能在青丘一役建立不世功勛。
隨著此番召喚,乾元進行的甲檔召喚已經累計到8次,這也意味著,甲檔只剩下兩個優惠名額。
往后,召喚一次就需要足足50萬點殺戮值了。
…………
接下來幾天,乾元出關的消息迅速傳播開來。
帝國上下,為之一震。
無論是世家豪族,還是平民百姓,都盼望著乾元這位帝國戰神能夠站出來,力挽狂瀾。
朝廷使者也是以最快速度趕到招搖城。
乾元對傳旨的內監道:“告知陛下,我已知悉,不日就將發兵。”這樣的表態放在外人眼中,自然就是乾元要揮師北上的意思。
一時間,民心大振。
就連燭龍國大軍得到消息,都頗為慎重,明顯加強了在龍首郡邊境的巡防力度,可見乾元之名是如何讓他的敵人忌憚。
乾元如此表態,自然是為了迷惑青丘國。
在燭龍國入侵大乾之后,青丘國依舊平靜如惜,甚至都沒有關停跟南疆都護府的邊關要塞。
擺出一副看熱鬧的架勢。
不管青丘國最終用意如何,這都給封地突襲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
接下來,
打著“出征”的旗號,乾元開始光明正大地整頓軍備,籌措糧草物資,為即將到來的大戰,做著一應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