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抗這只老狐貍......
“是啊。”長孫云難掩焦慮,“元兒,現在形勢對我們很不利啊,隨著這幾大世家表態,神都其他世家基本唯他們馬首是瞻。”
“要不,你也去活動活動?”長孫云建議道。
“不必。”
乾元擺了擺手,“舅舅你也別去活動,此事我自有主張。”他倒要看看,世家集團這次要玩出什么花樣來。
正好借此看清一些事情。
“你!”
長孫云都快被乾元氣死了,偏乾元半個字也不愿多透露。
乾元心中一暖,笑道:“舅舅還是早些回去歇著吧。”不告訴長孫云,也是不想讓世家集團嗅到什么風聲。
那些家伙,鼻子比狗還靈。
…………
翌日。
徐太后果然降下懿旨,言明皇長子乾睿太過年幼,不足以堪當帝國重器,著朝廷大臣、王公貴族共同商議,在皇室之中另擇賢明之君。
懿旨一下,
等于正式吹響了爭奪皇位的號角。
當天就有十幾位大臣上奏,推舉魏王乾泰繼位,言辭灼灼,說什么魏王不僅有先帝遺風,更是駐守西境有功云云。
總之,是把魏王夸到天上去了。
當然也有推舉燕王乾佑的,說辭大抵類似;而推舉秦王乾元者卻是寥寥無幾,讓局外之人大跌眼鏡。
接下來三天,上奏的大臣是越來越多,在京五品以上、有單獨上奏權限的官吏,除了少數幾位大員,基本都參與進來了。
奏章堆積如山。
到了第五天,不僅是京官,就連地方郡守、軍中大將,都開始或明或暗地表明態度。
這其中八成以上都是推舉魏王的,很是形成了一股席卷天下的澎湃氣勢,不僅讓人想起當年推立太子時的盛況。
到了五月初五,也就是新帝遇刺的一周之后,就連燕王乾佑都扛不住撲面而來的壓力,主動宣布退出爭奪序列。
讓人不得不嘆服魏王手段。
在此期間,朝野上下是熱鬧非凡,白天在衙門議論,晚上赴各種宴會,交流各自八卦,臨了還要寫折子繼續替魏王造勢,忙的是不亦樂乎。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秦王府至始至終都是一片靜默,秦王本人更是從未離開過王府,更沒看到接見過什么人。
有人說,秦王是因著支持他的人太少,跟預期相差甚大,羞于見人。
也有少數人猜測,秦王是躲在府里憋大招,秦王畢竟威名在外,不像是那么容易輕易認輸之人。
不管怎么說,
在秦王這位“帝國戰神”表態之前,誰也不敢說事情就已經塵埃落定。
所有人都在等著秦王開口。
…………
五月初六,魏王府。
夜幕下的魏王府依舊燈火通明,這些天,魏王府是賓客滿朋,絡繹不絕,就算已經入夜,送禮的人也是排成一條長龍。
魏王書房之中,除了魏王本人,還有獨孤震、徐抗、蕭金甤等一干世家巨擘,甚至就連之前被乾帝革職的原兵部尚書何守茳都在其列。
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