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北狄王非常清楚,無論是要維持他在王國的統治,還是要維護王國的戰略安全,一支強大的軍隊都是不二選擇。
因此,在登基的第一時間,北狄王就派大將屠答前往各部落募兵。
現在看,
情況似乎很不理想。
“詳細說說吧。”北狄王盡可能讓語調平和。
屠答點頭,開始講述。
鑒于王國之前已經有過一次大規模的征兵,年輕的北狄王這次并沒有奢望重新募集到十萬新軍,他只是將目標定在了五萬人規模。
有十五萬大軍,再憑借地利之險,勉強也能抵擋住大乾攻勢。
可惜,
現實給了年輕的北狄王當頭棒喝。
別說五萬,屠答到下面的部落跑了一圈,手段盡出,也只勉強招募到一萬新軍。
就這,其中還不乏十五歲以下的孩子,五十歲以上的老人。
這樣的新軍能頂什么用?
“為什么會這樣?”
巨大的落差,讓年輕的北狄王根本不愿接受現實,跟著,就是發自內心的、無法言喻的憤怒。
雙目赤紅,猶如一頭憤怒的獅子。
“下面的部落不服從王國征召,是輕慢于本王嗎?還是說,都以為本王年輕,就不敢掀起血色之怒?”北狄王聲音陰沉。
有一種被輕視的憤怒。
在北狄國歷史上,從來都不乏,為了懲戒下面的部落,由北狄王發起的血腥之戰,結果往往是整個部落被屠戮一空。
那可是真的斬草除根,就連剛出生的嬰兒都不放過。
每一位北狄王手上都沾滿血腥,而每一次屠戮,北狄王都能在尸山血海之上,樹立起其在王國的絕對權威。
這便是傳說中的血色之怒。
“并非如此。”
屠答身經百戰,也只有這樣的鐵血之將,才敢在這個時候說這話。
“那是為何?”北狄王問。
此番征召不順,原因主要有三。
一則正如之前所說,王國兩年前剛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募兵,士兵又不是草原上的嫩草,能一茬茬地長出來。
二則紫月率領的禁衛軍,不僅攻破了北狄城,其后,還在北狄國境內很是殺戮了一番,對各部落都造成很大的傷亡。
尤其是北狄國西面,更是遭災嚴重。
三則就是各部落內部不穩定,內斗不止,徒增消耗。
這又要牽扯到北狄城一戰了。
禁衛軍在北狄城展開的血色屠殺,死亡最多的就是北狄貴族。
這些貴族平時生活在北狄城,身上其實都兼著各部落族長一職,這也是歷代北狄王控制下面部落的手段之一。
將諸部落族長集中到王城,好吃、好喝、好玩供著,以這種方式加強王國對部落的掌控。
誰能想到,這些貴族有一天,會被敵人一鍋端了呢?
由此造成的嚴重后果就是,北狄國九成以上的部落一下沒了族長。
正如大王子跟三王子之間的爭斗一樣,好斗的北狄人,角逐族長的過程那也同樣少不了血腥跟暴力。
這無疑加劇了北狄國的內耗。
而這些憑實力上位的新任族長們,在沒有嘗到王國甜頭之前,又豈會乖乖地將手中力量拱手相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