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妖王牛銅的突然自爆,雖然摧毀了五十余門靈能火炮,但是并不能阻止碧山城的陷落。
氣急敗壞的英瓊,暴露之下,直接飛進城中,對著那些引氣期、神魂期的妖將大開殺戒。
再有左慈、于吉兩位金丹真人相助,原本就落在下風的妖軍,整個指揮體系幾乎被三位金丹一手摧毀。
給大乾軍隊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殺戮一直持續到傍晚。
是役,城內六萬妖軍,除了一萬余投降者,剩下的悉數被斬殺。除此之外,還有三萬余“無辜”妖民,慘死于此戰。
一半以上,都是死在靈能火炮的轟擊之下。
無差別炮擊之下,很難說有誰是真正無辜的,戰爭本就是如此殘酷。作為戰敗的一方,妖族理應付出代價。
別說是死了的,
以禹余天目前的氣候,城中僥幸活下來的妖民,也將迎來被奴役的命運,很多都要被運回蓬萊島。
但妖族終究是強悍的。
碧山城內的廝殺,至始至終都非常之慘烈,就算被逼到絕境,那些妖族戰士依舊不肯投降,務必流干最后一滴血。
戰后統計,大乾軍隊在此役陣亡了接近兩萬人。
這可是在大占上風的情況下,傷亡比例仍舊接近一比二,除了妖軍強悍,也從側面暴露了大乾軍隊的脆弱。
戰爭從來都是血淋淋的。
在激戰的最后階段,如果不是狄青果斷下令采取火攻,將那些困守屋舍之內,或者巷道盡頭的妖族,一把火燒死。
人族的傷亡怕還會更大。
不管怎么說,大乾是屬于勝利一方,殲滅這支妖軍之后,青牛國南方再無一支成建制的正規軍。
“前方之路,已是一馬平川。”狄青感慨說道。
…………
攻克碧山城之后,大乾軍隊并未就此止步。
在狄青統籌之下,裴行儼、陳世杰、秦瓊、熊道元、楊大貴、趙先讓、狂刀張放等一干將領,各率本部人馬,兵分十二路,向青牛國南方腹地殺去。
狄青本人則親自率領三個師團鎮守碧山城,這里將取代竹山城,成為大乾左路軍的后勤總部。
同時也是一個中轉樞紐。
每一路大軍負責攻克一座大城,拿下之后,就地占領,一邊清理城內隱患,一邊清除周邊大小部落的威脅。
于此同時,先行占領城池的部隊,還將負責為后續部隊提供糧草補給。
這才叫以戰養戰呢。
如此一來,十二路大軍就能織就一張大網,將南方整個罩住。
“遇到抵抗,千萬不要心慈手軟,有一百,殺一百;有一千,殺一千;有一萬,那就屠一萬。但凡有一名族人參與抵抗,整個部落都要連坐。”出發之前的最后一次軍議上,狄青對即將出征的將領,說了這么一番血淋淋的話。
妖族敬畏強者。
此番大乾軍隊進擊青牛國腹地,雖然說在場面上占優,但是,不要忘了,青牛國在南方還散布上大小千余部落。
每個部落都有著不小的戰爭潛能。
如果讓這些戰爭潛能全部釋放出來,那別說是現在這樣一支左路軍,就是大乾再投入一個兵團,怕也要陷入戰爭泥沼之中。
不可自拔。
唯一的辦法,就是攜碧山城大勝之威,攜斬殺三位小妖王的赫赫兇名,在南方妖族尚在蒙圈之時,繼續散播恐懼,繼續制造尸山血海。
以此,在妖族心中,樹立起大乾軍隊不可戰勝的強悍形象。
也唯有如此,行鐵血之殘酷手段,才能打消南方大小妖族部落的反抗之心,在其集結起來之前,就打斷他們的脊骨。
說到底,大乾遠征軍,其實也是在刀尖上跳舞。
好在此番領兵出征的,都是經驗豐富的驍將,帶領的部隊,又都經過碧山城一戰的洗禮,相信都不會怯場。
…………
二十天。
僅僅用時二十天,符禺城、子桐城、余峨城、浮玉城等近二十座南方城池,悉數落入大乾之手。
整個青牛國南方,已然成了大乾鐵騎馳騁的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