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楚趙三國,宗門中的掌門也好,長老也好,一般都是偏保守的,而三位王卻一個個都是好戰分子,兩者看似對立,卻又形成了某種平衡。
著實讓人稱奇。
掌門黃葉真人卻仍在遲疑,顯然不像齊王那般自信,道:“朝廷軍隊,有多久沒打過大仗了?”
“呃,百余年吧。”
齊王神情微微一滯,跟著道:“我們沒打過硬仗,對面的黑虎國同樣沒打過硬仗,彼此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的。”
“而且,黑虎國精銳都派往趙國戰場,對我軍是非常有利的。”齊王狂熱歸狂熱,腦子還是有的,顯然不是一時沖動。
黃葉真人并未被齊王說服,“就算這樣,黑虎國內目前仍有很大的戰爭潛力,如果我軍攻勢不順,會產生什么后果,你想過沒有?”
“什么后果?”
“如果黑虎國沒有被嚇退,趙國的邯鄲城卻率先陷落了,該當如何?”黃葉真人偏保守,未思勝,先慮敗。
兩種想法其實并沒有高低之別,如何選擇,要看具體情境。
在黃葉真人看來,齊軍常年沒有打仗,不宜一開始就采取過于冒險的策略,而是要以穩定為主。
“那師尊的意思是?”齊王姜山只有建議之權,最終如何決策,還是要看黃葉真人。
黃葉真人道:“還是先派出一支援軍,協助趙國守住邯鄲城,再想其他吧。當然,北部邊境也要加強戒備,隨時做好戰斗準備。”
這才叫老成謀國呢。
“弟子明白了,這就下去安排!”
齊王姜山行了一禮,當即離開昆侖派,返回都城臨淄。
五天之后,齊國派出十萬大軍,從臨淄出發,進入趙國境內,協助趙國守衛邯鄲,結成共同抵抗陣線。
總算給了趙國一個喘息之機。
…………
楚國,萬化門。
相比齊國,楚國馳援趙國的動力就沒有那么足了。
一則有齊趙兩國頂在前面,楚國位于后方,危機感自然就不足。
“齊趙兩國跟三大妖國斗了數千年,不可能說敗就敗了吧?”楚王熊審的發言,代表了楚國大部分人的想法。
二則,楚國有些擔心大乾。
南方戰役之后,乾楚兩國從鐵血盟友,一下成了死敵,兩國關系降到冰點,邊境摩擦不斷。
對楚國而言,大乾始終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寢食難安。
因此,在大乾沒有表態之前,楚國實在不敢輕舉妄動,生怕大乾趁虛而入,那樂子就大了。
基于此,面對趙國求援,楚國并不準備出兵。
果然是玻璃盟友。
楚國給出的理由也很充分,三角同盟成立是為了遏制大乾的,并非針對妖族,自然有理由不參和進去。
“我軍不動,正是要負責監視大乾。”楚王熊審信誓旦旦地對趙國來使道,很是有那么一股子無恥混蛋的味道。
氣得趙國使者差點掀桌子。
只是有求于人,趙國使者只好強行忍住,更是低聲下氣地不住哀求。
楚國倒也沒有做的太絕情,畢竟,趙國真要被妖族攻克,那也是不符合楚國利益的,該支持,那也要支持。
最終,楚國決定支援趙國一千萬石糧食以及大量的靈米、靈草、精鐵等戰爭物資。
也算是仁至義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