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堇也是今天才想起那件早已被他遺忘的遙遠往事。
幾千年前,他的一場戰役波及到過一些偏遠星系,藍星正是這些星系中為數不多的人居星球之一。
沒想到時隔數千年竟然又回到了這里,它沒有被治理和恢復,反而早已沒有了曾經的繁華和生機。
“這顆星球沒有星艦飛船么。”秦婉婉有點兒遺憾,但回想起來其實沒怎么意外。
她見到的主播諾曼,傭兵索爾都是用走的。之前以為他們是自發徒步冒險之類的才會步行,現在想起來,除了一個懸浮的直播球、先進的維修工具和秦堇,她什么都沒看到。
這也是她根本沒有想過自己已經來到星際時代的主因,原來是和星際脫節。
“那來這里的人是怎么來的,又怎么離開”
聽到秦婉婉的疑問,秦堇耐心的解釋“也不能說完全沒有星艦往來,只是這里的情況有些特殊。”
因為事情發生在秦堇“死亡”之后,所以他現在的所有資料都來源于這個機器人的資料庫。
簡單來說,因為一場數千年之前的古老戰爭使這顆星球遭到了污染,引發一系列的問題,比如地質變遷,自轉方式改變。又因為宇宙環境同期受到戰爭影響引發了連鎖型的星際亂流磁場混亂,導致這顆位置偏遠的星球常年處于磁場混亂期,每一到三年最長五年才會有一段短時間的穩定期。
宇宙亂流,輻射,磁場,交通不便,惡劣的氣候條件讓這顆星球的人生活越來越艱難。
最主要的問題是,在磁場混亂期這里無法使用絕大多數星際科技產品,比如星艦、懸浮車、機甲,只能用一些相對質量比較輕、重力、磁力系統影響比較小的機器,反而是那些原始的工具和機械并不怎么受影響。
別的星球每天都能有星艦往來,這里一年到三年一次甚至更久才能往返,星網只能使用光腦,無法使用沉浸式星網艙,工具也只有越原始的越好用,效率低下,這些讓這里的人和星際正常生活逐漸脫節。
藍星公民是戰爭受害者,生活不便造成了很多麻煩,聯邦對此也很頭痛,最后想了一個辦法,就是,給出了相對優渥的福利讓藍星人可以移民,只是要放棄藍星的公民資格和房產,避免以后再有別的糾紛。
這個秦婉婉熟不就是拆遷嘛。
一開始還有人故土難離,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不便,這顆星球的人都選擇了移民,三千四百多年前,最后一個公民離開,藍星成了一顆荒蕪星球。
只是誰都沒想到,這3000多年間,星際戰亂不斷,種族之間矛盾愈深,隔閡,分裂,內亂,種種原因導致那些宜居星球沒能留下多少古代遺跡。反而是這顆星球因為環境因素,就連戰亂都未曾被波及。所以對于有些考古學者來說,是個值得研究的地方,對于喜歡做夢的人類來說,又是一個值得探險的地方。
再加上幾百年前,有人聲稱在這顆星球上發現了遠古人的dna,無論真假都讓它蒙上了一些神秘色彩。
但總體來說,這顆星球輻射嚴重,資源匱乏,磁場混亂,還分布一些因為人類離開變得泛濫的變異動植物。
不適合居住,還危險。
“那你呢,你怎么來到這的,還記得么”秦婉婉坐在秦堇對面,雙眼發亮托腮聽著他說。秦堇這樣娓娓道來聽起來特別有趣,讓她充滿了興趣,有種家人給自己講故事的感覺。
這個機器人怎么來這里的,秦堇的資料庫里這段信息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