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優優是本地人,打扮得時尚,頭發很長,像個乖乖女。
她的床已經鋪好了,用的床上用品也不是學校發的那一種,一看就是自己帶來的。
三人分別簡單介紹了自己,沒一會兒又有人來了,都是家里人陪著來的。
等到宿舍里只剩下她們六個女孩子。
大家又進行了一番自我介紹。
“要不我們各自說一下年齡大小,排個順序,看誰最大,誰最小。”
其他人紛紛響應。
孟玉蘭的生日在十一月,排第五。
杜鵑是山東人,她復讀了兩年才考上這所學校,幾年已經二十歲了,是老大。
陳麗媛是河北人,她是一月的,老二。
祝優優排第三。
譚柔和祝優優一樣,是本地人,年齡排第四。
孟玉蘭第五,夏小雨年紀最小。
說完年齡,又不可避免討論到高考成績。
這話是陳麗媛提起的。
她是她們學校的理科狀元。
“我當初選專業的時候,都不知道選什么好,就覺得經濟學一聽就很厲害,我就選了。”
“我爸讓我選的這個,我爸說經濟是民生根本。”
“咦,孟玉蘭你呢”譚柔看向正在鋪床的孟玉蘭。
孟玉蘭選了個下鋪,她嫌上鋪上下床太麻煩。
“我六百九十八分。”她語氣平靜地說“學經濟學是因為這是滬市大學的王牌專業,可能以后我還會繼續讀研。”
做生意也不耽誤自己多讀書。
可能是上輩子沒能上大學,這一世她就想多讀幾年書。
她對自己的未來是有規劃的,不像是其他幾個女孩子,要么聽父母的,要么一頭霧水。
大家沒想到孟玉蘭的入學成績是最好的,而且她的談吐一聽就和她們其他人不一樣。
“你這成績都夠去清華北大了。”
孟玉蘭笑了笑,“我就喜歡滬市,不想去北方。”
祝優優點點頭,“我也是,我聽我哥哥回家說了,他就在京市上大學,他說那邊吃的特別不合胃口,洗澡也不方便。”
“我也覺得南方好,水土養人又舒服。”
“可是聽說北方有地暖,冬天一點也不冷。”
“對啊對啊,我聽說京市的烤鴨特別好吃,我上次還讓我哥給我帶回來呢,他說要去那邊吃才行,帶回來就不好吃了。”
大家七嘴八舌聊了起來,六個女生住在一起,又是剛認識,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從老家的美食聊到喜歡的明星。
等到老師來查寢了,她們才消停一會兒。
不過老師一走,宿舍里又熱鬧起來。
熄燈后,也沒安靜下來。
其他宿舍也是這樣。
第一天都是歡欣跳躍的,沒人會早睡。
“我們經濟學專業好像女生比男生多一些。”
“我聽說了,建筑系的男孩子長得好看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