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大臣還在思考要怎么委婉的勸諫陛下,魏征已經開口了,“陛下,天幕之言可為后事之鑒。”
陪葬那么多有什么用,陵墓修的再好又有什么用,都抵不過時間的流逝,只會吸引盜墓賊前赴后繼。
李世民“”
扎心了,老鐵
接下來這篇書法名為祭侄文稿,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于唐乾元元年創作的行書作品,被譽為“天下行書第二”。
安史之亂前的古人,包括顏真卿都有些不解,只因這篇文稿隨心所欲,圈點涂改隨處可見,字跡從行書到草書,墨跡也有深有淺,與瀟灑流麗,優美動人的蘭亭集序形成鮮明對比。
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史之亂中,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舍身取義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涌,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渴筆枯墨,燥而無潤,干練流暢,揮灑自如。
李世民再次受到暴擊“唐朝安史之亂”
長孫皇后安慰道,“二郎,咱們多得一些評論機會,下次天幕一問便知。”
滿朝文武也鉚足了勁想多拿幾個評論,天幕開始的朝代歌只說了武周,完全沒有提安史之亂。
我大唐可真是多災多難
開元二十二年。
唐玄宗想起今年的進士榜上便有顏真卿之名,所以這安史之亂定是自己兒孫的罪過。
閑著也是閑著,該敲打敲打太子了。
接下來這一幅是黃州寒食帖,元豐三年,蘇軾因“烏臺詩案”成為政治斗爭中的犧牲品,被貶黃州,這篇書法便是寫于詩人被貶之時。寒食詩帖蒼涼多情,惆悵孤獨。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
蘇軾尚未經歷“烏臺詩案”,對寒食帖無法共情,依舊沉浸在前一篇祭侄文稿中,“魯公平生大氣凜然,惟其忠貫日月,識高天下,故精神見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忠臣烈士,道德君子,端嚴尊重,使人畏而愛之。”1
蘇轍哥,你自己都要被貶了,還有心情感慨古人。
老爹和哥哥都不靠譜,這個家還得我擔起來。
這時,天幕也接近尾聲,歷朝歷代的人都屏息凝神,等著天幕的作業。
本課我們學習了中國古代文字的起源,從甲骨文青銅器研究商周的歷史文化,請同學們課下搜集資料,觀察商周時期青銅器紋飾的變化,說明商周文化的變遷。
這節課就到這里,我們下課,同學們再見
關閉直播,小希將錄好的兩節課重新看了一遍,從中找出自己的問題。
雖然這節課剛開始就因為評論說了些題外話,但這無傷大雅,面試時是沒有人打斷的。只要能將自己備好的課件在規定時間講完,就能得個及格分。
這時,小希收到提示,自己的直播軟件入賬五百多,這還是與平臺分成后的收益,小希有種一夜暴富的感覺。
沒想到有這么多人喜歡自己的直播,下次定要做更多的準備,不能辜負這些喜歡自己的觀眾。
歷朝歷代的人開始為了新的課后作業躁動不已。
這是作業嗎
不是
這分明是下一次天幕直播的入場券啊
插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