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還要從燕國說起,公元前315年,燕國爆發子之之亂,相國子之與燕太子平爭奪王權,兩方內戰,燕國大亂。史載“燕人恫怨,百姓離意”。齊宣王見到如此天賜良機,便想要趁他病要他命,將燕國納入自家版圖。恰逢此時,秦國正在攻打韓國,韓國戰敗,趙、魏、楚都準備救援韓國。
趁著秦國吸引了列國的目光,齊宣王立刻派兵進攻燕國,燕國百姓痛恨本國的統治者,對齊軍表示歡迎,“士卒不戰,城門不閉”,齊軍僅用了五十天,就攻下了燕國的都城,燕王噲、相國子之都被齊軍殺死。因為攻擊過于順利,齊宣王認為這是上天的旨意,燕國壽數已盡。
齊宣王“哈哈哈,此乃寡人尊天意而行,燕人如何能擋。”
齊軍在占領燕國后軍紀敗壞,掠奪民財,毀其宗廟,遷其重器,致使燕人叛亂。其他諸侯也無法容忍一個大國被滅,今日是燕國,明日焉知不是自家。他們的互相攻擊還在今日奪一城,明日得一地的進程中,齊國卻已經快進到了統一天下。
接下來就是對齊國的考驗,若是他能夠擋住六國聯軍,不斷蠶食周圍列國,他可能會成為第一個大一統帝國的締造者。
當然,結果我們都是知道的,齊國失敗了。
齊宣王
趙武靈王準備聯合楚魏“伐齊存燕”,派大臣樂池護送燕公子職由韓入燕。在這種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齊軍不得不撤退。公子職正式即位為王,是為燕昭王。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新繼位的燕昭王一刻也不曾忘記亡國之痛。
燕昭王拜郭隗為師,高筑黃金臺,“千金買馬骨”,愛賢敬賢的名聲不脛而走,風傳天下,各國才士爭先恐后的奔赴燕國。其中不乏名士如武將劇辛從趙國來,謀士鄒衍從齊國來,屈庸從衛國來,樂毅從魏國來、蘇代從雒邑來可謂人才濟濟。
李賀“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李白“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彗折節無嫌猜。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燕昭王在樂毅的輔佐下,兢兢業業奮斗了二十八年,勵精圖治,革除弊政,燕國國力蒸蒸日上,燕國上下同仇敵愾。
燕昭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而此時的齊國自恃大國地位,不可一世,與秦爭霸,四處樹敵。
公元前301年,齊、韓、魏謀劃攻楚,但他怕秦又如同此前一樣派兵救楚,便派遣使臣欺騙楚懷王說齊國欲與楚國合縱伐秦,楚懷王答應了。然而這時,齊、魏、韓卻突然出爾反爾,一起攻打楚國。秦國早已知道楚國先前想要伐秦,自然不會施以援手。此戰,三國聯軍在泚水旁的垂沙大敗楚軍,殺死楚國將領唐昧。但在這次大捷中得利的卻是韓、魏、秦,齊國不但未得寸土,反倒損耗了國力。
評論區
“玩政治的心都臟。”
“楚懷王的人生可以編一部被詐騙血淚史。”
楚懷王
他說的那么情真意切,寡人如何知道居然是詐騙,都怪寡人太善良了。
公元前298,齊將匡章率齊、魏、韓聯軍圍困秦國,攻破函谷關,迫使秦國割地求和。燕國趁齊國空虛之機偷襲,結果,齊軍班師回國,大破燕國。齊湣王欲借此機會滅燕,燕國派出間諜蘇秦欺騙齊湣王,勸齊國攻打宋國。
評論區
“這是最早的間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