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了解過近代百年屈辱的人都對宋朝的軟弱不敢茍同,他們更喜歡秦漢唐明這樣以武力征服天下的王朝,自然會站在秦國的角度看待戰國。
看到這些評論,宋朝之前的王朝都驚呆了,第一次聽說打贏了還要賠款稱臣的王朝,這個王朝還有一點骨氣嗎
唐太宗氣不過,“這就是取代我大唐的王朝,軟弱不堪,真是恥辱”
然后他就看到了下面兩行評論。
“宋朝寫的史書把所有武德充沛的王朝和皇帝都貶斥了一頓,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一個都沒放過。他們就喜歡跪地求饒,還要打斷其他人的脊梁。”
“呵呵,三位千古一帝都被罵的一無是處,可惜宋朝又出了幾個明君”
“趙匡胤算一個,宋哲宗算半個,其他還有嗎”
“大宋,大慫,大送,送金銀,送土地,送皇帝”
趙匡胤一口老血卡在喉嚨里,他沒想到自己一句話,居然引起了這么多人的批判。而且后面的文字太過觸目驚心,什么叫“賠款稱臣”,什么叫“送皇帝”,是我想的那樣嗎
這還是朕一手建立的大宋嗎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則是喜憂參半,天幕稱他們為“千古一帝”,他們自然很高興,但被這樣軟弱的宋朝罵,又讓他們覺得很恥辱。
于是,三朝有評論資格的大臣也加入了大戰,只不過,他們不了解宋朝,只能死命的夸贊白起,以此貶低沒有眼光,沒有骨氣的宋朝君臣。
等到評論區的亂戰持續了一段時間,古人的評論資格基本上都用完了,只剩下現代觀眾的發言,整個評論區的風氣為之一清。
不論大家喜歡不喜歡白起,都不影響白起被稱為古代八大軍神之一,“孫吳白韓衛霍李岳”他們是中華文明的代表,是我們崇拜喜愛的古人,是最優秀的華夏兒女
孫是孫武,兵家之祖,著有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已被翻譯成多國文字,還是美國西點軍校的必讀書。
吳是吳起,是難得的全才,內政軍事一把抓,建立了戰國時期的特殊兵種“魏武卒”,后又主持了楚國的改革,變法圖強,富國強兵。
白是白起,韓是韓信。
接下來就是“衛、霍”
漢武帝看到其中的“衛、霍”,產生了一些不切實際的聯想,想完又覺得太過離譜,大漢之前才有三位將軍上了榜單,漢初只有韓信,自己難道還能有幸能得個軍神不成。
他對霍去病揶揄道,“去病,這個霍軍神還是你的本家呢。”
霍去病年少氣盛,對自己極有自信,當即驕傲道,“陛下,焉知這個“霍”不是指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