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弱國無外交。有強大的大漢朝廷在背后撐腰,使節們自然就能挺直腰桿說話。若是實在無法想象漢使的豪橫,小希這里有一個小視頻,僅供參考。
天幕上出現了一個談判現場,身著古裝的兩方人對面而坐。
評論區立刻有人發出了驚呼,“是辛大人”
“啊我最喜歡的名場面”
“前方高能預警”
天幕下的古人看的一愣一愣的,這不就是一個兩國談判現場嗎,有何特殊之處
只見天幕中,辛大人對著旁邊的范大人道“兩國談判,言辭自當雅量,要懂禮貌,要客氣,這樣才能彰顯我大國之氣量”
天幕下的觀眾微微點頭,沒錯,就是這樣,談判嘛,當然要彰顯出我們的風度
然而不等他們回神,辛大人突然一拍桌子,大喝一聲“放屁”當即便有人將這兩個字端端正正的記載在史書上。
天幕下的古人踉蹌了一下,險些閃了腰,他們慢慢睜大了眼睛
辛大人“我雄師所占一州之地絕不可能還你們”
“那是我國疆土”
“你國疆土,還你國疆土。想要回去,派兵來打呀”
對方使者張口結舌,無法反駁。天幕下的古人也張大了嘴巴,倒吸一口涼氣
辛大人就不知道什么是退讓,繼續步步緊逼道“要不我宣布談判暫停,等兩國打完之后再繼續談”
對方無話可說,只能人身攻擊“你粗鄙”
辛大人不為所動“爾等的嘴臉我早就看出來了我大軍所占一州之地不可能還,而且你們還要賠付我大軍開拔之資”
最后兩方人馬在談判桌上打了起來
天幕下的古人看的目瞪口呆,回過神來后卻覺得無比爽快我大秦漢、隋、唐、明、清國力強大,就要這樣強勢才對
漢武帝興奮道“這個好,以后打下來的匈奴國土,還要讓他們負責漢軍的糧草輜重,把我大漢子民的壓力轉嫁到敵國身上”
桑弘羊立刻思索這個政策的可行性,如是當真能要到賠償,多少能省下來一些糧草。
汲黯卻上諫道“陛下,我大漢出擊匈奴是為了讓其接受教化,成為大漢的子民,當以德服人,以禮教化,這樣這樣豈不是有損我大漢的臉面”
汲黯原本就是一個主和派,主張與匈奴和親,即便大漢已經取得了多次勝利,他依舊堅持自己的看法,對公孫弘、張湯等后來居上者更是看不上眼,不斷的挑戰武帝的忍耐極限
武帝沒有開口,自有手下心腹替他說話,主父偃反駁道“汲大夫,你堅持的那一套已經過時了,看看天幕吧,這才是大漢子民真實的想法”
評論區
“弱國無外交,這才是我們喜歡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