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徹將自家兒子一把抱起來,放在膝上,他看著皇后,不由得想起了六年前的那一幕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漸漸不再去椒房殿,那些年輕的美人一個比一個絕色,但她們卻從未給過自己那樣單純的喜悅。
劉徹“子夫,這些年,辛苦你了。”
衛子夫笑靨如花,劉徹以為皇后是在對他笑,衛子夫心中卻在想著天幕對據兒的肯定,經此一事,據兒的太子之位應是穩了。
劉邦看熱鬧一般點評道“第一個孩子,第一個皇子都是衛子夫生的,前朝還有大將軍衛青軍功赫赫,這不當皇后說不過去了。”
呂雉內心有些苦澀,是啊,皇后從來都不只是皇帝的妻子,而是政治上的合作者,一旦失去價值,面臨的只有廢后一條路。
景帝嘖嘖稱奇,“這就是天意吧,天意如此,人力如何改易。”
決定了,就用天命來與母后的孝道對抗,館陶的女兒也是朕的外甥女,朕自然不會虧待她,但太子妃之位就算了
主父偃上書,請立衛子夫為皇后,武帝欣然允準,元朔元年春三月,衛子夫被立為皇后,大赦天下,普天同慶
元狩元年,劉據七歲,被封為太子,七歲這個年紀正是劉徹被封為太子的年紀,可見劉徹對長子的器重。
武帝為太子遴選德高望重之人為講師,教授公羊春秋,這是劉徹“罷黜百家,表彰六經”后大漢朝廷的官方學說。等到太子漸漸長大,對谷梁傳感興趣,劉徹也允許他自行學習。待到太子加冠之時,劉徹專門為劉據建了一座園林接待賓客,名為“博望苑”,取博采眾長、廣博觀望之意
劉徹看著皇后,像是在炫耀一般你看,朕對據兒好吧朕甚至放權讓他自行培養親信班底
武帝朝所在的時間乃是元朔六年,劉據年僅6歲,尚未被封為太子。但自從他出生后,武帝立太子的意圖早已昭告天下,劉據不僅是他的長子還是嫡子,且聰慧穩重,無人能及
始皇對此表示理解不能,立太子而已,有必要這么高興嗎可能是因為多年無子帶來的后遺癥吧
扶蘇暗暗的在心中與劉據做對比,除了沒有被立為太子,父皇對自己也是萬事包容的,我也是父皇最喜歡的兒子呢
呂雉看了劉邦一眼,似乎在說,看看人家是怎么對太子的,再看看你
劉恒感慨道“皇帝與太子相差三十歲,待到皇帝年老,太子正好長成。”若能平穩交接皇位,大漢又能得三十年安定。
武帝之后的帝王則有些牙酸,李世民“可惜武帝壽命太長了,太子與其性格不合,即便年齡差三十歲,年富力強的太子依舊是巨大的威脅。”
隨后又對著李承乾保證道“父皇就不會這樣,任何小人都無法離間我們父子之情,父皇會掃除所有的障礙,留給高明一個安定祥和的盛世。”
李承乾糯糯道“阿耶,那稚奴呢”
李世民,
李世民差點忘了,將來繼承他的皇位的可不是太子李承乾,而是尚在襁褓中的李治。
所以,到底發生了什么變故,朕怎么會放棄培養多年的太子選擇幼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