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狩四年,漢武帝命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騎兵五萬,另有轉運輸送糧草的兵卒十萬余人,分別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尋找匈奴主力,俟機殲滅
這一戰,原計劃以年僅二十二歲的霍去病為主攻,東出代郡尋找伊稚斜單于。結果,衛青從定襄出發,深入草原一千多里便與單于主力短兵相接,衛青命李廣、趙食其從右翼包抄,自己率領主力對抗匈奴主力。當時正值傍晚,大風吹起狂沙,兩軍皆無法看到對面,漢軍趁機包圍了匈奴軍隊。
伊稚斜單于見漢軍勢大,不敢力敵,直接丟下大軍,帶著幾百親隨跑了。衛青親率精騎追擊,一直追到趙信城也沒有找到匈奴單于。漢軍得到了城內的糧草補給,把剩余糧食全部焚燒干凈這才回師。
此戰,衛青所部殲滅匈奴人一萬九千余人,但沒有抓到匈奴單于,終究算不得大勝。
評論區
“如果不是李廣所部迷路,沒有及時將包圍圈合攏,原本是有機會抓住伊稚斜的。”
“古人都說李廣生不逢時,李廣難封侯,但他與匈奴對戰的機會并不少,是他自己的失誤造成了這一切。”
是的,從右路包抄的李廣再次迷路,因為貽誤戰機,李廣羞愧難當,自刎而死。
文帝時的李廣跌坐在地上原來這就是自己的結局嗎一次次的失敗,讓他開始了自我懷疑。
武帝時的李廣現在就很羞愧,沒想到多次失敗后,陛下還肯重用自己,只是,“陛下,老臣罪該萬死,辜負陛下所托,老臣請陛下治罪”
武帝雖然內心不渝,但也不能隨意發落一員大將,只能用緩兵之計“將軍年事已高,不如先回府靜養吧。”
這算是變相的罷官免職,卻比原來的屈辱自殺要好聽得多。李廣想,我家兒孫都學到了我的一身武藝,日后好生教導他們,說不定能為李家掙一個侯爵。
歷史上的他至死也不知道,他的兒子李敢因為此戰被封為關內侯,實現了他一輩子都沒有實現的愿望
另一路的霍去病率軍向北兩千多里,遇到了匈奴左賢王,漢軍大勝,俘獲匈奴屯頭王、韓王以下將軍、相國八十人。霍去病乘勝追擊,一路殺到狼居胥山,在匈奴人的祭天圣地舉行了祭天之禮,又在姑衍山舉行了祭地之禮,兵峰直達北海貝加爾湖。史記記載“封狼居胥山,禪于孤洐,登臨翰海。”
此役,漢軍斬首七萬四百四十級,自身損傷十分之二。
平行時空無數將軍豪杰為冠軍后的英姿擊節贊嘆,無數帝王紅著眼羨慕漢武帝。
始皇“少年英才,冠絕古今”
劉邦很想將這一節天幕甩到冒頓面前,讓他看看匈奴的未來,景帝將衛家的待遇再次提升。
武帝興奮不已,他起身在殿前走來走去,欣慰的看著霍去病,“朕果然沒有看錯你,去病就是我大漢最鋒銳的利刃,必能劃破匈奴的心臟”
霍去病也雙眼放光,“封狼居胥,禪于姑衍”這便是我未來的成就這一次我定要做的更好,徹底消滅匈奴的威脅,將西域收入大漢麾下
衛青高興之余卻有些憂慮,封禪天地是皇帝才能做的事,去病真是太大膽了。現在的他炙手可熱無人置喙,將來總會有人抓著這一點不放,若是陛下心生芥蒂,衛家又將何去何從
封狼居胥從此便成為華夏武將追求的最高目標,少年將軍,意氣風發,僅二十二歲便做到了其他人一輩子也做不到的成就
經此一戰,匈奴遠遁,漠南無王庭漠北一戰殲滅了匈奴在漠南的主力,匈奴人只能向西北遷徙,再也無力南下侵略大漢。漢朝與西域之間的通道徹底打通,河西走廊成為大漢對外交流的渠道。
為表彰兩人的功勞,漢武帝設置大司馬一職,位在諸公之上,衛青為大司馬大將軍,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共同管理日常軍政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