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王翦、韓信、衛青、霍去病等不知此戰經過的將領都在思考破敵之策,他們能想出很多方法突圍,卻沒有想到戰勝敵軍之法。
后世之人雖然知道答案,但千百年也只有一個昆陽之戰,蓋因此戰奇就奇在不可復制
王邑自恃兵強馬壯,揚言要屠了昆陽城,這激起了昆陽城中守軍的斗志,此戰若是失敗了他們連投降的機會都沒有,只剩下死戰不退一條路了。
評論區
“此戰中王邑多次做出錯誤的決策,堪稱最佳二五仔。”
“戰前,將軍嚴尤提議越過堅固且沒什么大用的昆陽,直接前往宛城,此時宛城正被劉縯的大軍圍攻,他們正好與守軍里應外合兩面夾擊,打敗宛城之敵,到時候,昆陽自然不攻自破,但王邑沒有聽。”
“王邑覺得,自己率領百萬大軍卻繞過敵城,怎么能顯示自己的威風他要屠盡昆陽的漢軍,作為打宛城前的開胃小菜”
“嚴尤還提議圍三闕一,給敵人留下一條生路,他們就不會做困獸之斗,但王邑又拒絕了,他將昆陽城四面合圍,里面的守軍只能拚死力戰,等待援軍,或者自己沖出去。”
“本來還想投降呢,結果王邑直接斷了他們的生路。”
霍去病“這個王邑根本不通兵法”
衛青“自大驕橫,驕兵必敗”
新軍包圍了昆陽,另一邊的宛城也在綠林軍的包圍中,劉秀為了鼓舞士氣,就說宛城已經被攻破了,綠林軍的援軍不日就會抵達昆陽。頓時昆陽守軍士氣高昂,枕戈待旦,新軍則士氣低落,失去斗志。
六月初一,劉秀臨危不懼,親自率領數千精銳,作為全軍的利刃,沖擊敵方陣線。漢軍士氣大振,劉秀乘勝追擊,新軍節節敗退。
被困在昆陽城中的將士也想起了前幾天的戰爭,有人意猶未盡道“劉將軍平時遇到小股的敵人不敢前進,如今面臨大敵,卻能奮勇殺敵,真是奇人”
有人贊嘆道“要知道我們將軍可是姓劉名秀,乃是天幕所說的天命之子啊”
“只要這一戰活下來,說不定我等也能做個開國功臣。”
“是啊,只要能活下來”
新軍卻是喪失斗志,不少人趁亂逃離軍營。就連主帥王邑也十分沮喪,“與天作對,焉有取勝之道”
他還不知道都城發生的變故,不然定會直接退兵,保全實力。
王邑自視甚大,小覷劉秀,他率領萬余人巡視陣地,并下令各營嚴格管理自己的軍隊,沒有命令不得出兵。他們巡視中正遇到劉秀帶著三千敢死隊沖鋒,王邑、王尋不敵劉秀,新軍四散潰逃。其他部隊卻不敢擅自出兵救援,劉秀一舉打垮了王邑王尋的部隊,斬殺王尋
評論區
“所以,四十萬大軍親眼目睹自家統帥慘敗,卻礙于沒有命令,不能救援。笑死”
王邑戰敗,不知被亂軍裹挾到了哪里,王尋也死了,新軍頓時失去了統帥,各部各自為戰,混亂不堪。趁著這個絕佳的時機,昆陽城中的漢軍沖殺出來,內外夾擊,一舉將新軍打垮
新軍雖有四十萬之眾,卻多是被征召的貧苦百姓,他們本就對王莽的新政深惡痛絕,自然沒有多少戰斗的意志。人多勢眾時,還能堅持下來,一旦兵敗如山倒,他們瞬間失去斗志,四散奔逃,“走者相騰踐,伏尸百余里”。
恰在此時,天公作美,狂風暴雨傾瀉而下,新軍踐踏而死,被淹死的士卒不知其數,王邑等將領踩著河流中的尸體倉皇逃竄,留下了一地的糧草物資,堆積如山,昆陽的漢軍搬了一個月都沒有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