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劉莊含笑看著天幕,深藏功與名
更始三年,劉秀在鎬城稱帝,此時距離他起兵僅僅過去三年時間。稱帝后的劉秀立刻發兵直取洛陽,當時的洛陽守軍是綠林軍統帥朱鮪,此人正是促使劉玄殺害劉秀兄長的元兇,他擔心劉秀為兄長復仇,不敢投降。劉秀當即表示,“舉大事者不忌小怨”,保證絕不秋后算賬,于是,朱鮪投降,劉秀入主洛陽,并定都于此。
原本的都城長安卻極其混亂,赤眉軍擁立了自己的傀儡皇帝劉盆子,他們擁兵三十萬直逼長安,更始帝大敗,投降赤眉軍,后被赤眉軍殺害。
評論區
“赤眉軍軍紀嚴明,和更始政權對比就是一股清流,所以長安百姓十分歡迎他們,但地主豪強卻不樂意,他們將糧食藏起來,堅壁清野,導致赤眉軍只能退出長安。”
“赤眉軍擁立的劉盆子是一個劉姓的牧童,以抽簽的方式成為皇帝,與其說是皇帝,不如說是一個凝聚人心的符號。”
“不過他投降劉秀后,結局還不錯。”
此時,關中發生饑荒,天災加上戰亂,導致此地田地荒蕪,糧食匱乏,再加上更始政權倒行逆施,朝廷上下沆瀣一氣,驕奢淫逸,不思進取。關中赤地千里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
評論區
“更始政權還不如王莽治下。”
“興百姓苦,亂百姓苦”
赤眉軍帶著三十萬大軍進攻長安,想要就地取糧,卻遇上了關中的饑荒,糧草匱乏,捉襟見肘。趁此時機,劉秀派出鄧禹馮異前往關中攻略長安,他們率領的漢軍卻在赤眉軍手下大敗而歸,馮異孤身回營,鄧禹敗走宜陽。
不久后,馮異再次與赤眉軍大戰于崤底,雙方傾巢而出,殊死一戰。待到兩軍力竭,馮異提前安排的伏兵出場,他們打扮成赤眉軍的模樣,突然殺入戰場,赤眉軍猝不及防,大敗而歸,損兵折將,只能離開長安,向南方轉移尋機補充糧草。
評論區
“如果我沒記錯,劉豬豬的茂陵就是被赤眉軍劫掠的。”
“是的,就在他們敗退長安的時候,找不到糧食,只能盜墓了。”
劉徹怒道“什么叫找不到糧食就要盜朕的皇陵”
“不只是茂陵,西漢所有帝王的皇陵都被盜了,只有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宣帝的杜陵逃過一劫。”
“很快他們就被劉秀打敗,也算是給祖宗報仇了。”
知道有人與自己一樣的遭遇,劉徹不知該做什么表情。“高祖曾派人為始皇守陵,大漢的陵墓為何得不到下一朝的守護”
王莽劉玄赤眉軍接替大漢的都是什么妖魔鬼怪啊
群臣不敢發出聲音,只有衛青開口寬慰武帝,“陛下,赤眉軍是亂軍,沒有建立統一的政權,還不能算下一個朝代,劉秀定會為西漢的陛下們修復皇陵的。”
劉徹并沒有得到安慰,他在想如何才能避免被盜,難道要學習祖父,實行薄葬
可是,朕已經將大部分陪葬用做軍費,已經很簡樸了。
劉恒朕要求薄葬還是有用的。
事實上,劉恒雖是薄葬,陪葬品也不少,只是盜墓賊沒有找到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