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莊幼年便十分聰慧,十歲就能通曉春秋,他性格嚴謹,眼里容不下沙子,度田事件發生時,他只有十二歲,便能明辨是非,理清官吏之間門的勾結隱瞞,洞察根底,深得劉秀器重。
劉莊即位后整頓吏治,勸課農桑,輕徭薄賦,減輕刑罰,治理黃河,興修水利,倡導節儉,他即位時全國人口為兩千一百萬,統治末年,人口增加到千四百萬。
劉秀高呼出聲“善”
劉莊不同于父親的“柔道”治國,他的施政極其“剛猛”。
他嚴防外戚,嚴禁后妃家族封侯參政,他的姐姐想給兒子求個郎官,劉莊寧可賞賜他千萬錢,也不同意。
他親舅舅的兒子是當朝駙馬,卻殺了公主,劉莊秉公執法,處死了駙馬。
他的皇后是開國功臣馬援之女,但因為外戚的身份,馬援失去了云臺二十八將的地位,馬家子弟官位最高不過九卿。
馬援已年過半百,但他征戰一生,從不服老,對于云臺二十八將他也很期待,開國功臣中功勞超過他的五個手指都能數得過來,他自認自己定能榜上有名。
沒想到,因為這樣的原因錯失榮耀,不知該不該可惜
評論區
“伏波將軍馬援”
“馬援在唐宋以后配享武廟,可見他的能力與功勞。”
“平定隴西,撫平羌亂,北擊烏桓,二平嶺南,直到六十多歲還在領兵出征,堪稱老當益壯”
“馬援喜歡吃薏苡,從南方帶了一車薏苡回去,結果被人打小報告說他帶了一車珍珠。”
“可惜最后被奸人陷害,蒙冤受屈,死后也只能草草安葬。”
劉莊對官員非常嚴厲,他甚至自己拿著大棒子親自杖責犯錯的官吏,正因為此,朝廷行政效率極高,尸位素餐人浮于事之事幾乎沒有,吏治清明為兩漢之最
始皇強忍著笑意贊嘆到“這皇帝當真是真性情”
劉邦拍著大腿哈哈哈大笑,“皇帝自己拿著大棒子打人,這是什么奇怪的癖好。”
蕭何提醒道“光武帝以柔道治國,在朝堂后宮中尋求平衡,施恩頗多,定然不會實行嚴厲的規章制度,長此以往定會人浮于事,親親相護,明帝能改變作風,也是為了吏治清明。”
劉秀陷入沉思,他打天下多依靠豪強功臣,定天下之后,及時改變朝廷格局,打壓豪強,榮養功臣,以文官治國,是為了平衡君臣之間門的權利。
莊兒資歷淺,無法駕馭功臣貴戚,也只能用嚴格的制度來管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