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和始皇有一樣的煩惱“后漢怎么能有這么多錢財,給那么多孕婦贈送糧食,國庫怎么能支撐得住”
同樣都是大漢,為何只有朕這么窮
桑弘羊“陛下,后漢經過光武帝與明帝的經營,又沒有邊患威脅,沒有大戰的開支,定然能留下豐厚的家底。”
若是陛下不是一門心思想著打匈奴,文景時期留下的錢財也能用好多年。
衛青道“若是沒有陛下致力于打敗匈奴,哪有后世那么多年的太平時光。”
漢武帝高興了,還是仲卿最懂朕的心意。
章帝時期,還有一件事很值得說道,那便是“十三將士歸玉門”
我們前面講班超之時,便說過西域與東漢錯綜復雜的關系,這件事也發生在明帝駕崩,章帝繼位之時。
明帝劉莊與群臣一片肅穆,這是他們將來都會經歷的事
明帝晚年,將軍竇固打敗北匈奴后,重新設置西域都護府,任命陳睦為都護,又任命耿恭、關寵為校尉,分別駐守在車師附近的金蒲城和柳中城,互為犄角。
竇固班師回朝,留在西域的士兵只有千人,而兩城駐軍不足一千,他們的敵人則是被竇固打敗的匈奴鐵騎,人數多達數萬,他們不甘心失敗,一直在等著反撲的機會
竇固“難道臣沒有將北匈奴徹底打敗”
劉莊“怕是只打敗了部分匈奴高層,他們的有生力量并沒有被殲滅。”
竇固“只有真正與匈奴人交戰,才能知道衛霍兩位將軍的偉大,匈奴以草原為家,大漢鐵騎在茫茫草原上不辨方向,根本找不到匈奴人的蹤跡”
劉莊“既已知曉大漢與北匈奴終有一戰,我大漢便要掌握主動權,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當時的西域小國經過西漢末年的動蕩,早已對中原王朝失去了信任,他們只想做墻頭草,在東漢和匈奴之間門搖擺,哪個都不想得罪。
匈奴發動兩萬大軍攻打車師后國,擒殺了車師后王,將金蒲城圍的水泄不通,而此時金蒲城的耿恭麾下只有三百士兵。
“三百對兩萬”
光武朝的耿弇想到自家幼沖之齡的小侄子,不由得捏緊了手心。
明帝朝的耿恭卻不曾畏懼,他有無數法子能退敵軍。
孤懸西域沒有援軍的耿恭知道自己沒有拼命硬戰的本錢,只能施以巧計。他聽說匈奴人十分迷信神明,便在箭矢上抹上毒藥,被射中的匈奴人傷口很快便會潰爛,耿恭則趁機宣揚這都是神明的懲罰,攪得得匈奴人軍心動搖。
而后,耿恭又率軍趁著風雨夜襲匈奴大軍,斬殺數百人,一副底氣十足的樣子,匈奴人果然被唬住了,他們以為漢軍兵強馬壯,摸不清虛實,只能先行退兵。
劉莊“好啊,先施以攻心之計,再給他們雷霆之擊,匈奴人怕是要被打蒙了。”
匈奴的退卻是暫時的,耿恭深知這一點,他也不敢怠慢。金蒲城彈丸之地,無法堅守,他便轉戰疏勒,駐扎在疏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