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肇放下這些煩惱,聽天幕提起鄧綏,他突然想起鄧綏為人低調謙恭,不會被皇后欺辱吧。
忙下令宣召鄧綏前來,同觀天幕,兩人還能隨時探討一二。
后宮中鄧綏來到皇后的長樂宮請罪,被宮人攔在宮門外,說皇后在小憩讓她下跪等著,鄧綏也不反駁,直接跪在長樂宮外,等著皇后消氣。
沒想到先等來了皇帝的旨意,鄧綏只能跟著宮人前往未央宮。
和熹皇后鄧綏,劉肇第二任皇后,中國歷史上最杰出的女政治家之一,被史學家譽為“皇后之冠”
天幕下的古人對臨朝稱制的皇后總有一種復雜的情感。
若是做的不好,必是一片罵聲牝雞司晨、專橫跋扈、擅權攬政
即便做的很好,也會有人雞蛋里挑骨頭,只因她們的女子身份,就將其一切功績統統抹殺
胡寅宋朝“婦人有好勢位者,漢和熹是也。”
李廷機明末“鄧太后攝政,朝野頗安寧。”
劉肇的第一任皇后是陰皇后,她是陰麗華兄長的曾孫女,自幼聰明穎慧,擅長書法,精通史書,因此很得劉肇的喜愛,永元八年被立為皇后。
就在同一年,鄧綏進入后宮,鄧綏是開國功臣鄧禹的孫女,是陰皇后母親的表妹,陰皇后要叫她一聲表姨。
鄧綏自幼喜好史書,跟著哥哥們學習論語、詩經,母親希望她學習女工,為將來嫁人做準備。鄧綏也不反抗,白天學習女工,晚上挑燈夜讀,學習經典,被時人稱為“諸生”,就是能入國子監的學生。
鄧綏穿過高高的宮墻,來到了前殿。
入宮后的鄧綏小心謹慎,緊守規矩,侍奉皇后。她跟著班昭學習典籍、算術、天文,如同老鼠進入米缸,瘋狂的汲取知識。每次劉肇提出的問題,她總能提出建設性的意見,讓劉肇眼前一亮,對她越發寵愛。
與之相對的便是陰皇后,陰皇后為人奢靡,喜好金銀珠寶,各郡國的進貢都被她用價值分出高低。陰皇后雖然聰慧,卻只是小聰明,她卻從未學習過治國理政之道,對劉肇的提問答非所問,讓劉肇大失所望。
評論區
“鄧綏儉樸節約,陰皇后奢靡無度。”
“劉肇提出的問題,鄧綏總是等陰皇后回答后才提出自己的意見。”
“鄧綏幸運的遇到了一位對皇后之位唯才是舉的皇帝。”
劉肇哭笑不得,不過天幕說的也沒錯,正因為看到了陰皇后的奢靡無度,對政治的一無所知,他才下定決心廢后。
劉肇“卿博學多才,若是男兒,定是國之棟梁。”
鄧綏“陛下謬贊了,臣妾喜歡這些男兒之學,陛下不覺得出格便好。”
劉肇“學識不分男女,將來若是朕早逝,朕希望有一位有理政之才,能掌控朝政的皇后輔政。”
劉肇對竇太后的因私廢公、肆意妄為深惡痛絕,他不能容忍大漢再出一個竇太后。
既然太后臨朝稱制不可避免,那么便選一位能夠明白事理的皇后吧。
滿朝文武眼觀鼻鼻觀心,不敢發出異議,廢立皇后雖是國家大事,但皇后又沒有子嗣,廢立與否與他們沒有多少關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