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中國歷史上杰出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數學家、發明家、文學家。漢和帝永元年間,張衡被舉為孝廉,但他沒有接受,他看到了在國家承平日久的表象下,王侯官吏無不奢靡享樂的危機,他不想與這些人同流合污,于是做了二京賦,諷刺朝廷。
評論區
“張衡不是科學家嗎”
“沒想到吧,張衡還是漢賦四大家之一。”
“與司馬相如、楊雄、班固并列。”
“二京賦寫的是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的風土人情,他頌揚了大漢國勢日盛社會繁榮,又在此基礎上諷刺官僚豪紳的奢侈腐朽,體恤百姓的苦難。”
“一改之前辭賦阿諛奉承的陋習,開一代之先風。”
劉肇好奇的問群臣“可有此事”
“回稟陛下,確有此事,張衡的祖父曾任蜀郡太守,光武帝時曾立下大功,張衡自幼苦學,精通六藝,朝廷多次征辟,張衡都拒而不受。”
有人嘀咕了一句“不識好歹”
劉肇卻笑道“張衡身處江湖,卻能看到朝廷的弊病,這才是我大漢最需要的臣子。”
雖然賦閑在家,但張衡并沒有停止思考,他精通天文歷算,正確解釋了月食的成因,是東漢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天幕上再次出現宇宙星空,引得天幕下的古人驚嘆連連。
無論看多少次都會被宇宙的浩瀚無垠而震撼
只見天幕上太陽、地球、月球不斷旋轉運動,當三顆星體運轉到一條直線上,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陽中間時,太陽發出的光被地球擋住,月球無法反射光亮,在地球上看到月亮漆黑一片,這便是月食。
“原來如此”
“原來月球之所以發光,是反射太陽的光亮”
“太幻滅了,以后還如何直視月宮啊。”
“望日蝕月月光滅,朔月掩日日光缺。”
天幕上,三顆星體繼續旋轉,再次運轉到一條直線上。此時,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陽之間,在地球上的人們看到太陽出現一個缺角,慢慢的缺角越來越大,逐漸整個太陽都變成了黑色。
“天狗食日啦”
“天狗食日了”
“不要驚慌,天幕說這是自然現象。”
“是啊,你們快看,隨著月亮繼續移動,太陽被放出來了。”
動畫演示的速度很快,日全食變成了日偏食,又變成了正常的太陽,人們的驚慌很快便過去了,反應過來的古人才有了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這就是日食”
“原來根本不是天子失德啊。”有點遺憾是怎么回事
張衡、沈括、郭守敬等古代的天文學家、科學家將這一幕牢牢的記在心里。
張衡“原來如此,按照天幕演示,日月與我們腳下的地球都處于運動之中,他們隔段時間便會連成一線,形成日食、月食,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罷了。”
他要將歷史上日食、月食的記錄整理出來,尋找其中的規律,預言下一次天象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