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年,東漢朝廷再次面臨皇位更替。以李固為首的朝臣希望立年長的清河王劉蒜為帝,因為他年歲已長,且頗有德行,舉止有度,可以直接親政理事。
但這樣的訴求顯然與梁冀的需求相反,梁冀想要擁立年幼的蠡吾侯劉志為帝。恰逢中常侍曹騰拜謁劉蒜,遭到冷待,得罪了宦官集團,宦官也站在梁冀一方,擁立劉志。
在梁太后與梁冀、宦官的一致擁立下,年僅15歲的劉志登上帝位,梁太后繼續臨朝稱制,梁冀掌握國家大權。
劉邦“蠡吾在何地”
蕭何“大約在河北博野附近。”
劉秀“一個小小的侯爵之子,能得到什么樣的教育,如何能擔得起大漢天下”
劉保“所以朕死后不到兩年,就換了三個皇帝,大漢還能好嗎”
147年,劉文等人預謀造反,立劉蒜為帝,結果事情敗露,劉文等人被處決,劉蒜自殺,梁冀在處決名單中加了一個李固,李固含冤被殺。
劉莊“忠臣被戮,奸佞橫行,大漢將亡于外戚之禍”
劉徹“李固其人為人雖正直,卻沒有相匹配的實力與手段,只會做口舌之爭,身為太尉,掌天下兵權,你就不會兵諫嗎”
這個李固,讓他想起了汲黯,這些文人只會抱著自己的理念據理力爭,卻不合時宜,于國無用
李固的評價兩極分化,有人贊其為中正之臣,也有人說他雖有賢明卻不能勸阻梁冀,只會逞口舌之快
李固羞愧的滿面通紅,他行事只憑著胸中一股正氣,上無愧于天,下無愧于地。且整個朝堂都是梁冀的爪牙,他難道要結黨抗衡梁冀嗎
劉志被立為皇帝后,將梁冀之女立為皇后,公元150年,梁太后病逝,臨終前還政劉志。
劉秀緊張的咽了咽口水,劉志終于能親政了,也不知他能不能掌控朝政,清除梁氏
建和元年147年,梁冀已經擁有一萬三千戶的封地。150年,劉志為了報答梁冀的擁立之功,又加封了一萬多戶,累計三萬戶,遠遠超過了漢朝列侯的分封標準。
要知道衛青身為大司馬大將軍的食邑也只有一萬六千戶。
劉志還允許梁冀入朝不趨,劍履上殿,享受與蕭何一樣的待遇,又將它的封地增加到與東漢開國第一功臣鄧禹相當,賞賜的奴仆金錢車馬衣物與霍光一般無二
劉邦怒罵道“這是劉氏天下,你居然感謝梁冀的擁立之功。”
劉恒“大漢祖制,無功不得封侯”
劉徹“嘖這人看著就不行,糊里糊涂的。”
劉秀被氣笑了“你何不將皇位也送給梁冀”
蕭何“別害老夫,老夫跟你可不一樣”老夫已經盡量低調了。
鄧禹不屑一笑“呵呵”
霍光嘲諷道“不敢不敢,光的食邑只有兩萬戶,可比不得梁大將軍。”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