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搖頭嘆息道“殺宦官這種事只要一個獄吏就能做到,何必召外軍入京”
曹操的判斷是準確的,這種事,知道的人越多越容易泄密。
主簿陳琳也曾勸道“您貴為大將軍,誅殺宦官本就是名正言順的,何必顧慮他人的看法,一旦將外將召入京城,可就請神容易送神難了。”
可惜,何進都沒有聽。
何進為了逼迫何太后誅殺宦官,還派出丁原帶兵在河內作亂,焚燒孟津,火燒平陰等地的居民,以此震懾何太后,但何太后依舊沒有答應。
評論區
“呵呵當地百姓何其無辜,要為你的愚蠢買單。”
“出主意的袁紹和執行的丁原也一樣,不是蠢就是壞。”
袁紹臉都紅了“本公出身四世三公,簪纓世家,汝等安敢罵吾”
漢末群雄都在等著天幕的暴擊,沒想到最先破防的居然是袁紹。
何進猶豫不決,但宦官卻極其決斷,張讓、段珪等人聽到風聲,決定先下手為強,趁著何進入宮覲見太后,直接殺了何進。
張讓的兒媳婦是何太后的妹妹,他有一個絕佳的途徑得到何進的消息。在宮中沉浮幾十年的老宦官不是一個咋然富貴的外戚能比的。
張讓“當年帝后不和,太后差點被廢,是我等伏地哭求,送給先帝無數財物,才讓先帝放棄這個念頭。如今你何進成了大將軍卻要殺了我等,忘恩負義的無知匹夫,你說宮中內宦貪污,呵呵滿朝公卿有幾個清廉的”
劉邦譏笑道“何進身為國舅大將軍,內有太后臨朝稱制,外有群臣擁護,只是誅殺幾個宦官便事敗身死,真是無能至極”
呂雉“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曹操也搖搖頭道“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
何進一死,他的屬下袁術等人得知消息后,帶兵入宮欲將宦官盡數誅殺。
張讓
還等什么,跑啊
張讓段珪等人不敵軍隊,便裹挾著漢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與何太后一起逃出皇宮,他們倉皇逃竄,就連皇帝的玉璽都沒有帶上,滿朝文武也不知皇帝去了哪里。
還是盧植閔貢一人一路追趕,才在黃河邊找到了皇帝一行。張讓等宦官知道死期已到,只能投河自盡。
劉秀皺眉沉思“竇武是因為輕視宦官的力量,被宦官所殺,何進則是因為太過重視宦官,召外將進京,反倒引發了后續的混亂。”
難道就沒有一個明智之人挽救大漢嗎
此時,董卓奉命入京,一到洛陽,便見皇宮起火,這是發生了天大的事他聽說皇帝正要回京,便帶著文武群臣在北邙山下迎接少帝。
評論區
“宦官除掉了,但是董卓來了”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混亂的局面要開始了”
“董卓年輕時,也是個行俠仗義的好青年,個人武藝超群。”
“還有人給董卓洗地的”
“董卓根本不算名將,也沒有多少功績,只不過當時時局太過糜爛,董卓已經算是出挑的了。”
“他身為大將面對黃巾軍,屢戰屢敗。”
“朝廷征召他為少府,但董卓為了保住手中的兵權,不肯就任。”
“亂世之中,有兵就是草頭王,董卓看的很清楚。”
“即便如此,他依舊被靈帝任命為并州牧,成為一方封疆大吏。”
“被封并州牧,董卓依舊不肯交出兵權,也不肯前往封地,就在洛陽附近逗留,想看看京城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