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也是一個正直固執,嚴于律己的人,但他不是一個好的政治家,他把握不住漢末混亂的局面。”
“黃巾起義的時候,王允發現張讓與黃巾軍的通信,立刻上報,被張讓記恨,差點死在獄中。”
“王允在風雨飄搖中接過司徒的重擔,成為大漢朝廷的中流砥柱,費盡心力只為樹立皇帝的權威。”
“董卓掌權的時候,王允假意順從,成為董卓的心腹,暗中掌控朝政,最終聯合呂布誅殺了董卓。”
“但董卓死后,王允開始驕傲自滿,不聽勸阻,往權臣的方向發展了。”
“屠龍者終成惡龍。”
“王允全家都被李催郭汜處以極刑。”
始皇“王允無法穩定漢末亂局,漢朝完了”
劉徹“他就像李固一樣,自身品格沒有問題,卻沒有足夠的才能扭轉局面。”
劉秀“難道我大漢就沒有一個有才有德之人力挽狂瀾”
李傕等人進入長安后,自封將軍,開府,加節,獨攬朝政,將劉協玩弄于股掌之間。劉協想要殺了毒害劉辯的李儒,他們卻將罪名都推給董卓。李傕還想要迎娶少帝劉辯的王妃唐姬為妻,將漢室的尊嚴狠狠的踩在腳下。
評論區
“李傕還曾經劫掠潁川陳留等地,當時荀彧就在潁川,若不是他提前一步讓家人搬離潁川,就沒有后來的荀令留香了。”
“據說他們想要將董卓安葬在郿縣,結果電閃雷鳴,狂風大作,連續幾次都是這樣,最后,董卓的墓地里有一半都是積水。”
“干得好”
天幕下的人無不拍手稱快,高呼老天有眼。
公元194年,天下大旱,全國饑荒,流民無數,漢獻帝劉協想要用宮中的馬匹、布匹換取糧食和銀錢,賜給貧民、公卿,李傕卻將這些救災物資攬在自己手里,不肯發給百姓。他們還縱容自家子弟侵害輔百姓,一時間關中之地易子而食,析骸而炊,路邊到處都是白骨,活著的百姓都逃到了荊州、蜀地、漢中等地,關中百姓幾乎絕跡,史稱“輔之亂”
始皇“關中百姓絕跡這得是什么樣的災難”
鄧綏“劉協這孩子還不錯,但他登基太晚了。”這一年,劉協也才十歲而已。
劉肇“是啊,若是他處在桓帝、靈帝的位置上,說不定能為大漢帶來長久的安寧。”
李催郭汜樊稠也并不是鐵板一塊,他們人都想做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那個人,都想獨掌皇權,為所欲為。他們的矛盾不斷激化,直到李傕殺了樊稠,又與郭汜兩軍相交,數萬人因他們的爭斗而死。
在這場爭奪中,最大的籌碼無疑是漢獻帝劉協,李傕將劉協脅迫到自己的大營中,放火焚燒宮室民宅,長安再次變成一片火海
評論區
“長安哭唧唧”
“李傕劫持了漢獻帝,郭汜劫持了滿朝文武,兩邊倒也算是勢均力敵。”
“也不知沒有權勢的傀儡皇帝和尸位素餐的滿朝公卿有什么用”
“后來,張繡、楊定、段煨等人也下場搶皇帝,他們實力相當誰都不服誰,劉協只能暫時回到弘農。”
“”
劉邦嘲諷道“菜雞互啄。”
呂雉問道“曹操、袁紹哪里去了,他們怎么不回來爭搶皇帝。”
張良答道“大爭之世,強者強,弱者亡他們眼光更加長遠,怕是在穩固自己的勢力。”
反正劉協也沒什么用,何必陷入這場混戰呢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