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劉備擁有的不只是才能,還有名望與雄心,他不會居于人下的。”
蕭何“是啊,此人出身漢室宗親,定然無法認同曹操的處事。”
但這件事在正史上并沒有明確的記載,乃是羅貫中根據當時的相關記載改編的,史學界稱為“衣帶詔”事件
評論區
“又是虛構的”
漢獻帝劉協并不甘心當一個亡國之君,他對曹操的大權獨攬懷恨在心。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他用鮮血寫了一封詔書縫在衣袋里,秘密傳給董承。董承則以此為名,聯絡其他豪杰,預謀誅殺曹操
劉邦“這話說得,誰想當亡國之君啊。”
劉秀“劉協,真是生不逢時。”
劉莊“曹操不是王莽等人,他的基業都是自己一刀一槍打下來的,他的麾下聚集了無數謀臣名將,他們效忠的是曹操,而不是漢室。”
這件事劉備也知道,但他并沒有參與,直到曹操在一次宴飲中對劉備說“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劉備以為曹操知道了這件事,在試探自己,于是便接受了董承等人的邀請,一起行動。
恰好此時,曹操派劉備前去攔截北上投奔袁紹的袁術,劉備得以離開許都。他趁機逃出曹軍的勢力范圍,重新占據徐州。
次年,衣帶詔事發,董承、董貴妃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曹操親征劉備,劉備又雙叒叕敗了,關羽被曹操俘虜,劉備只能前往冀州投奔袁紹。
評論區
“這是劉協最后的掙扎。”
“當時董貴人身懷有孕,劉協苦苦哀求,曹操依舊殺了她。”
“曹操要開始黑化了。”
“以前的曹操還想輔佐皇帝,平定天下,現在的他只將皇帝當做傀儡。”
“從此天下諸侯都有借口奉詔討賊。”
“曹操不再代表漢朝正統,也不能打著小皇帝的名義隨意討伐其他諸侯了。”
“袁紹正好能利用衣帶詔,名正言順的征討曹操。”
“原本兩小無猜的一對兄弟,終于徹底撕破臉了。”
“”
劉邦“得了吧,都是要爭霸的人,名號真有那么重要”
蕭何“曹操依舊能挾天子以令不臣,諸侯也能以衣帶詔的名義討伐曹操,雙方都師出有名。”
張良“天下要亂了”
之前還有很多人在觀望,現在是真的要亂了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無路的袁術只能去投奔他過去的屬下,但沒有人肯接納他,于是他便禍水東引,將皇帝的稱號交給袁紹,還寫了一封言辭懇切的信件。
袁紹擁有北方大地,勢力雄厚,天下諸侯莫能與之爭,他也有自己的野心。袁紹接納了袁術,袁術前往青州投奔袁紹長子袁譚,在路上卻被劉備攔住去路,只能退回壽春。
袁術軍中糧草匱乏,士卒意志消沉,他想要喝蜜水解渴,卻找不到蜂蜜,他回憶著自己鮮衣怒馬的青年時光,悔不當初,嘔血而死
蒙毅“袁術終于死了。”
蒙恬“眾叛親離,窮途末路。”
孔融“墓中枯骨,不堪造就”
陳壽“袁術奢淫放肆,榮不終己,自取之也。”
羅貫中“漢末刀兵起四方,無端袁術太猖狂,不思累世為公相,便欲孤身作帝王。枉夸傳國璽,驕奢妄說應天祥。渴思蜜水無由得,獨臥空床嘔血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