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晃眼,庭淵來此處已經大半年了。
府上處處張燈結彩,在為元旦做準備。
既回不去現代,庭淵也在配合郎中調理身體,平日勤加運動,身體比剛來時好了不少。
郎中說若是調理得好,配合藥物治療,再活個十來年不成問題。
庭淵也不希望將來自己走了,那位回來時沒幾日可活。
再苦的藥他每日也是矜矜業業地喝。
來這里久了,東西不好吃,衣服穿著不舒服,這些對庭淵來說早就已經克服了。
杏兒如今的學問不比尋常識字讀書的男子差,起初平安還能指導一二,現在平安都指導不了了。
庭淵也沒怎么正兒八經地學習過古代深奧的知識,他能教杏兒識字,能教基礎的,卻教不了太深奧的,于是隔三差五地庭淵就要把哥舒琎堯請到府上來給杏兒講學。
初識哥舒琎堯,庭淵只知他是個為民著想的好縣令,相識久了,庭淵越發感覺哥舒琎堯不簡單,文采非凡,武學也不差,他總覺得居安城這一個小小的地方容不下他,可他卻沒有升遷的意思。
年三十,哥舒琎堯提著朝廷發放的臘賜來庭淵府上與他做伴。
起初庭淵見哥舒琎堯,以為他三十出頭,相處后才知道,他今年不過二十又八。
他自己說從前日子過得苦,老得快。
他倒也不是個一板一眼的人,私底下愛開玩笑,不拘小節,公務上向來敬業。
在中國古代過年時,朝廷也會發放臘賜,如現代的年終獎一樣。
哥舒琎堯提來的東西不少,有細鹽,比他們平日里在街上買到的鹽要更細,還有些臘制野味,都是市場上不容易買到的,哥舒琎堯倒是慷慨。
“朝廷賞賜給你的,我可不敢要。”
雖說這些東西不好找,但他府上畢竟有的是錢,真想吃還是弄得到的。
哥舒琎堯“過去大半年你沒少幫我,這些東西你有什么不敢要的,居安城誰不知道你庭淵是我哥舒琎堯的摯友,前兩日我還聽說書的把咱們的故事編得那叫一個蕩氣回腸。”
庭淵自然也是知道的。
這半年多他二人多次同行,游山玩水,登樓賞月,寺廟祈福,聯手辦案。
哥舒琎堯府上沒有女眷,庭淵過了議親的年紀也沒娶妻,傳言就逐漸離譜起來,有說哥舒琎堯對庭淵一見鐘情,也有說兩人暗生情愫。
吃瓜群眾哪里都有,古代對于這種事情的態度倒也開放。
給庭淵的感覺就是誰還沒有幾個好基友,沒幾個好基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文人墨客。
庭淵倒不怕壞了名聲,反正他也沒打算要在這里娶妻生子。
但哥舒琎堯似乎也不在乎,他不免有些好奇,私下也偷偷問過。
這才知道,哥舒琎堯早年是娶過親的,夫人與他青梅竹馬,自幼有婚約,后來他家道中落,父母相繼去世,夫人不顧父母反對,執意嫁給他,陪他一路參加科舉、入仕,婚后二人有一子,不足周歲便夭折,夫人早逝,從此他便無心男女之情,一心只想做個為民著想的好官。
因此他就更不在意了。
有時他們兩個還會一起去茶樓聽,圖個樂子。
庭淵“再這樣下去,你我真是跳進黃河洗不清了。”
哥舒琎堯“如此也好,省去不少桃花。”
轉而他又有些納悶“這黃河是哪里,我怎么從未聽過”
庭淵自己都沒意識到這話有問題,隨即解釋道“黃河的意思是黃色的泥沙河,意思就是身上本就有冤屈,跳進黃色的泥沙河里清洗,自然怎么都洗不干凈。無論怎樣做也很難讓人使人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