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日見到這位縣令便能感受到,這位縣令心中還是仰慕權貴,是個阿諛奉承之人,對他稍微鄙夷。
然而查案過程中,這位縣令也展現出了他的才能,凡是疑點,只要點通透,他必能明白其中的意思,也絕非是個無能草包,只是應對此類刑事案件辦案經驗不足,頭腦還是足夠清晰的。
在明知伯景郁出身不低的情況下,在他斬斷陳之手指后,還是下意識反應維護律法公正,讓人捆了伯景郁。
雖仰慕權貴,卻也是個在大是大非前分得清主次的人。
在如今的庭淵心目中,這位曹縣令比起哥舒琎堯和伯景郁地位要高得多。
哥舒琎堯的善是分人的,伯景郁則是徹底的偽善,這二人代表著權貴階層,他們是不能夠允許旁人以下犯上的。
從庭淵對自己的態度和對曹縣令的態度之間的轉變,哥舒能夠清楚地感覺到,他和庭淵之間只怕是已經生了嫌隙。
之前學院的事情,已經讓他二人之間不似從前那般親密,如今又來一事,也不知這次還能不能修復兩人之間的裂痕,哥舒覺得失去庭淵這樣的至交好友很可惜。
曹縣令走近了幾步,站在馬車窗外,問庭淵“公子,方才你與陳之說,已經想明白了血衣去了哪里,我想知道答案。”
庭淵“縣令可還記得浴房外面的地面上有一個桶印”
曹縣令“記得,當時我們還挺疑惑,為什么院外會有木桶印子。”
庭淵“浴房中用來添水的木桶下方沾染了泥土。”
“其實根本沒有血衣。”
曹縣令不解“怎會沒有呢你不是說血液必然會噴濺出來嗎”
庭淵“血液確實噴濺出來了,但沒有噴濺在衣服上,陳之殺人的時候根本沒有穿上衣。”
曹縣令瞬間便想明白了,“多謝公子為我解答疑惑。”
庭淵問“縣令可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曹縣令“暫時沒有了,多謝公子今日相助,公子好生休息,待回了縣衙,我讓人為公子準備好房間供公子休息。”
“多謝曹縣令。”
判斷殺人的是陳之和鄭南江二人,還有一點便是張闖說昨夜他沒有聽見其他詭異的聲音,伯景郁也沒聽見。
若是外人進入房間,聞人政不可能毫無反應,且他是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被人殺掉。
能夠讓聞人政不設防備的,只能是陳之和鄭南江,這二人押解他一路,他或許也沒想到這二人會要了他的命。
他們進入客棧時便已經渾身濕透,這二人應是難得遇上了這樣的機會,若是在半路找個機會殺了聞人政,只怕要被徹查,因此挑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客棧里這么多人,又不是館驛,誰都可能是兇手,即便查不出誰是兇手,也不會有人懷疑到他們頭上,還有機會推給旁人,他們或許能夠順利脫身,最多就是被治一個押解不嚴的罪,也不會被砍頭。
而且有這么多人給他們作證,人是在他們兩個不在房間的時候被殺的,與他們扯不上關系。
于是陳之動手殺了聞人政后套上自己濕透的衣服去樓下浴房洗澡,樓上交給鄭南江來處理,而他自己則是下樓清洗掉身上的血跡。
地面是木板的,與真正的泥土地面之間有空隙,血水順著地面流入地下,順著暴雨便被沖刷散開。
木桶下方沾了泥土,是因為他把木桶放在了院子里接雨水,昨夜下的是暴雨,想要接滿一桶雨水,花不了太長時間,而鄭南江從樓上下來也不是真的來小解的,是為陳之放風,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將身上的血洗干凈,并將外面的雨水倒入浴桶補足水位。
如此一來,自然是洗清了他們身上的嫌疑,又不會留下任何證據。
這是古代,沒有魯米諾試劑,也沒有紫外線,酚酞反應和聯苯胺試驗都沒有辦法進行,無法測出血液痕跡,基本就等于死無對證。
現有的證據不能直接證明他二人殺人,只能說明他二人只是本案最大的嫌疑人。
對于如今這個社會審案,邏輯合理,證據不足他們也能強行認定這二人就是兇手,但庭淵做刑警多年,證據對他來說是最重要的。
雖在現代審案也有間接證據這么一說,但在本案中,間接證據過多且沒有相對直接的證據,即便是串聯起所有的間接證據,在庭淵的眼里,力度還是不夠。
這也就是為什么庭淵要逼著他們,讓他二人自己露出馬腳。
理清了這些,縣令將與案件無關的人原地釋放,兩位兇手帶回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