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景郁“自然是從聞人政管轄的鄉村開始查。”
提起聞人政,庭淵心中一直有疑惑。他問伯景郁“我記得哥舒與說我這些官員都會被調離籍貫去其他州上任,幫助聞人政的賀蘭通判在霖開縣為官多年,聞人政是霖開縣人,為何他還能留在霖開縣為官賀蘭通判的兒子賀蘭筠也并未被調離中州”
伯景郁給他解釋道“勝國現有人口前年普查七億四千萬左右,中州約五億人口,西州人口八千萬,北州人口五千萬,南州人口四千萬,東州人口七千萬,京州人口大約五百萬,科舉三年一屆,三十年前各地考生總和大約三十萬,如今其他各州人口總和也僅是中州人口的三成,拿上一次科舉來說,光是中州考生便有六十萬,其他各州考生加起來不過二十萬。”
“這妥妥的就是人數上的碾壓。”庭淵有些驚訝。
伯景郁點頭“沒錯,兩年前科舉人數共八十萬,最終拿到進士的人數是一千七百五十五人,一甲三人,二甲六百七十七人,三甲則是一千零七十五人,一甲三人會留在京城翰林院任職,二甲前一百五十名都會盡可能安排在京城任職,一百五往后的二甲進士會留在京州或下放各州總府分府任職,三甲進士排名靠前有可能會在各州府填補空缺,沒有空缺或排名靠后的就下放各縣。”
“賀蘭筠是二甲進士,前面重要崗位排完了,輪到他只有中州有空位,那他就會留在總府任職,再一個是中州考生人數多,進士起碼六成出身中州,撇開京州,其他四州由于教育條件不好,多數都是中三甲進士,中州三甲排名靠后的進士基本就留在中州本地,看哪里有官員位置空缺就安排到哪里。而中州有四個府下還有次府,一共八府,西府人口又是最多的,即便再怎么回調,也很難讓每個官員都背井離鄉,縣級八品以下的職位空缺基本遵循原戶籍。”
這個規則在三十年前人口少的時候很好用,各地發展都差不多,互調都能錯得開,如今中州蓬勃發展,其中又以西州最為昌盛,中州考生占總考生六成,西府考生占中州考生六成。
他這么解釋,庭淵就明白了。
伯景郁頓了頓,繼續說“聞人政雖然是縣司戶,可一個縣的官員幾百上千,縣司戶只是個從八品的小官,居安縣有三十九名縣級司戶,霖開縣的稅收比居安縣要強得多,面積也比居安縣大,司戶只多不少。”
庭淵覺得勝國行政區域劃分并不合理。
州就類似于現代的地區,府類似于省,縣類似于市,一個中州的面積接近整個亞歐大陸,亞歐大陸有九十二個國家,中州只有八十七個縣,一個縣的面積比一些國家可能還要大一些。
縣就類似于市政府,通常是重要官員的居所,其他的官員都分散在外。
庭淵在居安縣經常和哥舒一起去縣城去各地巡視,像居安縣就有十三座城鎮,縣衙建在了居安城,其他城鎮也有相同的官員體系,縣令是縣衙官員,縣丞則是主縣以外其他小城衙門的一把手。
縣令類似于市長,縣令的副手也叫縣丞,類似于副市長。
主縣外的官員一把手雖然叫縣丞,職級比副縣低一級,類似于各區、鎮的一把手,下轄還有鄉,鄉下面還有村。
聞人政確實只是一個非常小的官員。
文官與武官對半開,聞人政真算是丟進湖水里的一顆小石子。
伯景郁道“我已經讓驚風查過官籍檔案了,聞人政在霖開縣是在春熙城任職司戶,春熙城一共有四個司戶,他手下管了三個鄉,分別是丹陽鄉,鳳陽鄉,桃水鄉,昨日我去縣衙問了林玉郎,林玉郎殺死的一家六口是鳳陽鄉下小路村的,我們直奔小路村,先去調查一下死的一家六口和聞人政之間的關聯。”
庭淵聽他思路清晰,也能明確自己的調查方向,對這點還是很欣慰的。
伯景郁破案的能力確實很一般,這也不是他需要學的東西,大致的調查方向他是沒有問題的。
馬車停了下來。
伯景郁往外看了一眼,已經到了涼棚。
他與庭淵說“去茶棚休息一會兒吧。”
庭淵應了一聲。
伯景郁將庭淵從馬車上扶下來,兩人走進茶棚,小二招呼他們坐下。
茶棚里空余的位置不多。
平安從馬車上下來,與小二要了一壺熱茶。
庭淵問“杏兒怎么不下來,讓她來吃點東西吧。”
平安道“杏兒說她肚子疼,要我給她送一壺熱茶過去。”
許院判正巧坐下。
庭淵忙問“她怎么好端端地肚子疼,是吃壞了東西,還是別的原因”
他有些擔心是急性闌尾炎,若是急性闌尾炎,是要死人的。
平安搖頭“這我也不知道,突然開始疼的,問她她也不說原因。”
許院判起身道“這丫頭怎么回事,我就是個醫士,這身上不舒服,應該找我才是。”
他忙往過趕,庭淵也跟著一起過去。
見庭淵起身了,伯景郁也跟上了他。
颶風和赤風互看了一眼我們要去嗎
驚風早已先一步跟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