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隊的人先從第一車開始稱,一點點往磅秤上放海帶,為了增重,哪怕是漏掉的小片海帶也都加上去。
東溝大隊還是采取老式的腌漬法,姚海蕓勸他“徐叔,明年的海帶你也在沙灘上曬吧,方便點,能省很多工作。”
“是嘞,我聽你爸說了,明年我們也在沙灘曬,正在找合適的曬場呢。”
徐勝利眼下最關心的還是海帶收購價,急忙問她“海蕓啊,今年的海帶多少錢一斤啊有沒有漲價啊”
姚海蕓聲音遺憾“今年一塊零兩分一斤。”
徐勝利低下頭,分外不解“不是,這價格咋越來越便宜呢去年還能賣一塊四毛五呢,今年馬上連一塊錢一斤都賣不到了。”
“一年不如一年了,我記得前幾年價格高的時候還能賣一塊六。”
漁民們聽到這個價心里都有點沮喪。
每年供銷社對于各類水產品都是統一定價,其他人無權提價或降價。
姚海蕓搖搖頭,“沒辦法,這是國家給我們定下的收購價。”
徐勝利連連嘆氣,“哎,現在魚價也降了,海帶還這么便宜,可怎么活啊。”
姚海蕓不知道說什么安慰他。
一捆又一捆海帶送上稱,姚國旭在一旁拿著筆記錄,花了半個多小時,總算把東溝大隊送來的海帶全都稱完了,姚國旭算完朝姚海蕓走了過來,“主任,一共是871公斤。”
一公斤是204元,姚海蕓算了兩遍,跟徐勝利說“徐叔,一共是177684元。”
徐勝利點點頭,姚國旭跟徐勝利一起去了梁麗潔辦公室,等候結賬。
八九月才是海帶大收購的開始,姚海蕓走進倉庫,檢查了下剛剛收入庫的海帶。
徐勝利拿到錢出來跟她告別,“海蕓啊,今年供銷社有沒有收的價格比較高的水產品,我尋思等海帶收完了,帶隊員去海上多捕點。”
姚海蕓想了想,溫聲回“大部分都在降價,海參降得比較多,前年是十一塊兩毛五,今年降到了八塊錢一斤,干鮑魚降價也比較厲害,不過對蝦相比前幾年漲了不少,從1959年的三毛六一斤漲到現在的一塊錢一斤,這個價應該還會維持幾年。”
徐勝利對此也有同感,“對蝦這幾年確實漲了不少。”
“看來今年秋捕要努力了啊”
他又有了奔頭。
送走徐勝利,姚海蕓回到辦公室坐了下來,陳興海把信遞給她,“主任,你的信,剛剛玲玲送過來的。”
姚海蕓一看寄件人是余思諾,瞬間想起了當時畢業兩人的約定,她忙瘋了,都忘記要給好友寄信了。
姚海蕓把信封拆了,逐字逐句讀了起來,信件很長,足足有三張紙,信里余思諾寫了一路去供銷社報到的不易,她住在供銷社分配的宿舍里,吃不慣當地的飲食,主任也不是很好相處等等。
姚海蕓提筆想回信一時又想不到該從哪里安慰她,一時半會兒肯定寫不完,她猶豫了下,把信放進了包里,打算回家再寫。
供銷社上六休一,想到明天就是休息日了,姚海蕓打算下午上班前開個短會,便把大家都叫到了辦公室。
她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這次會議主要是跟大家說一下以后供銷社進貨制度改革的問題。”
“我知道咱們供銷社過去進貨比較混亂,除了主任,采購,售貨員有時也能進貨,但目前來看,這種三頭進貨的方式不僅讓供銷社的商品造成了積壓,也給我們的工作和供銷社的經營帶來了巨大的負擔,綜合考慮以后,我決定對當前的進貨制度進行一個徹底的改革。”
“第一進貨權集中,從今以后,除了主任和采購部,任何人無權進貨。第二實行進貨有計劃,庫存有定額,入庫有驗收制度,不在進貨計劃內的商品一律不準入庫上架,超出庫存定額的商品不準隨意增加進貨計劃,驗收必須有主任和保管員簽字。第三每兩周一個小盤點,一個月一個大盤點,不定期突擊檢查,按時反饋過期、破損商品,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李廣平聽傻了,這都啥啊。鄭軍也愣住了,兩周一個小盤點,還突擊檢查,讓不讓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