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并沒有離湖面太近,誰知卻在慢慢靠近的時候,不知被誰推了一下。
而本可以抓住的欄桿上卻抹了油,這才導致她跌入湖中。
問題是當時一群人熙熙攘攘的待在一起,宜妃根本就分不清到底是誰伸手推了她,她和那人又有何恩怨。
說實話,胤祚還挺佩服宜妃娘娘的。
因為滿宮皆知宜妃娘娘在幼時落過水,所以并不會游泳,甚至連船都不太敢坐。
而她現在在寒冬臘月落了水,被救上來時冷的牙齒都在打顫,卻還能條理清晰的捋清自己的感受這說明她在湖中的時候不只是驚慌,也在回憶剛才所發生的事情。
而在宜妃話剛說完的時候,康熙便派人去宜妃空中查看那只貓還在不在,同時讓人拿竹棍去湖中打撈。
石貴人算是這幾人中的領頭羊,所以是第一個出來回話的。
“回皇上,奴婢們來到這湖邊是因為鈕鈷祿貴人喜愛紗燈,而這邊的樹上正巧掛著一盞紗燈,所以奴婢們便陪她一同過來猜燈謎。”
此話一出,鈕鈷祿貴人面色都變了,連忙解釋“奴婢是喜歡紗燈,可那花燈是兆佳常在先發現的,也是她帶著奴婢過來的。”
兆佳常在卻說她一開始并不知道鈕鈷祿貴人喜歡紗燈,是張常在和她聊天時提起的。
張常在卻說鈕鈷祿貴人在出發前就同她們講過自己的喜好,兆佳常在也是在場的,并且在宜妃娘娘落水時,她站在最后方,她無論如何也推不到宜妃娘娘。
總之便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眾口難調,百論不一。
此時下人們也將那只小貓打撈上來了,的確是九阿哥養的那只。
大阿哥此時發現不對了“胤禟和胤俄呢”
怎么都過了這么久了,他們還沒過來。
太皇太后緊張了起來,看樣子可比宜妃落水時真心實意多了“不能出了什么事吧”
康熙想起德妃說過她剛才撿到了胤俄的玉佩,便在詢問了方向之后讓侍衛去搜查。
胤祚卻總感覺有哪里不對。
周圍遍布宮女和太監,即使宜妃娘娘落水了也肯定很快便會被救起來。
那個推宜妃娘娘下水的人,難道只想讓宜妃娘娘受到驚嚇嗎。
這不合理啊。
幸好沒過多久,這個讓胤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就有了答復。
換完衣服的宜妃雖然面色還有些蒼白,但氣勢卻已然撐了起來“臣妾想,是因為臣妾前幾日在御花園中和人聊天的話被人偷聽了去。”
當時宜妃和自己的妹妹于御花園中閑聊,說近來不知為何,總喜吃酸食。
郭絡羅貴人便打趣她,是不是要給幾個孩子再加個弟弟或者妹妹。
“當時臣妾吃著東西,便沒有出聲,只拿手拍了郭絡羅貴人一下,想必偷聽的人便以為臣妾是默認了。”宜妃在說起這些事時神色依舊坦然,并不覺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所以他并不是想要臣妾溺亡在這御花園中,而是想要讓臣妾腹中那個可能存在的孩子,因為臣妾的受驚受涼而小產。”
即使孩子不小產,僥幸留著,那日后也是一個多憂多病的身體,說不定還會夭折讓她更加悲痛。
胤祚沒想到宜妃娘娘自己就把整件事給捋了出來,面上全是敬佩之色。
這讓一旁的胤禛只得悄悄拉了拉他的袖子,勸告道“這不是戲臺。”
宜妃娘娘和幾位貴人常在們也不是唱大戲的。
臉上不應該出現在這時的表情可以收一收了,不然萬一被哪個小心眼的看到,日后再記恨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