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的時候法律一向都較為嚴苛,亂扔垃圾的人要臉上刺字,這樣無論是何人在看到臉上刺字之人,就知道他曾亂扔垃圾。
在后來唐朝的時候,亂扔垃圾的人要打六十大板,并且如果執法的人不嚴,那么他也要一同懲罰。
現在的條例也是根據前朝所設,亂扔垃圾的人笞四十。
笞和杖不一樣,笞是用鞭、杖或竹板子抽打,較輕,基本上都會傷及身體的根本,只是皮肉疼痛而已,一般受刑的人休養一月就可以如常的下地走動。
杖刑則是用荊條、大木板、棍等拷打犯人臀、背、腿等部位,這一套下去打的人都得出一身的汗,被打的人則也會去掉半條的命。
但笞四十這種刑法相較于亂扔垃圾來說也不太具有實操的意義光看外面那些快被垃圾眼埋住的街道就知道了,胤祚感覺自己那天經過的街道很亂很臭,可他還是沒見過真正更亂更臭的地方,在京城周邊繁華又擁擠的小路旁,總是堆滿垃圾的。
而胤祚在苦思冥想之后覺得最大的原理就是疏不如堵,因為即使挨打那些人也總是要丟垃圾的,他們不能把垃圾天天留在家里呢,即使不往街上扔也會往河里扔。
只一個勁的讓他們不要亂丟垃圾卻不給解決的方法,那沒有意義。
所以得隔一段地方設一個大垃圾桶才行,每日清晨由垃圾桶拉走去掩埋。
這個可能短時間內看不出來成效,但它卻是必要的,之后的一系列都要以它為前提而施展開,你首先得給人家一個扔垃圾的地方才能說如果亂扔垃圾有什么處罰。
幸好現在的垃圾沒有像之后那種工業化什么塑料之類的更是連影子都沒有,最多是些瓜皮紙屑,布料,諸如此類的東西,這些東西被掩埋之后,不僅不會像傳統意義上的污染環境,反而還會反哺來化作肥料滋潤大地。
“對了,這些東西也能作為肥料。”
現在的肥料占據主流的就是糞水,至于瓜皮之類的,一是數量少,現在的人都窮,吃水果都是連皮吃,最多只留個小的不能再小的蘋果核,所以想要大規模的用瓜皮蔬果殘渣之類的來漚肥是不現實的。
可現在還是小農經濟,幾乎人人都有自家的地,而這些地的范圍通常也不大。
如果能夠有一個拿瓜果蔬菜殘渣來漚肥的好法子傳出去,應該也能讓他們把這些東西撿回去,好好漚自家的地,而不是亂扔。
胤祚對于現在人們不想被別人占便宜的心思,可是摸得透透的,他不覺得這樣有什么不好,只是現在的日子太過艱難,人們沒有辦法之下才衍生出來的一種性格而已。
胤祚寫東西的時候總喜歡鋪一張大大的紙,接著再在上面東一角西一角的寫出來,其中的含義和規律,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
垃圾的處理有了一個大概的框架之后便是昨日所說的清潔工。
幸好胤祚見到過不少清潔工清潔的方式,甚至還曾經看到過有關于他們的采訪,知道這種體系算是點對點,點對面。
因為工作重復單一,不需要有太多應對的情況,并且在現在沒有水泥路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像是后世那樣掃的連一片落葉都沒有,畢竟現在的城市也不能說有什么特殊的綠化和城鎮城貌,打掃干凈是最首要的。
而一個人每天能走的地方就比較多,所以一個人可以負責監管很多清潔工,甚至說都不需要每日去查看,只需要過幾日抽查,發現這些地區只要沒有過分的垃圾就可以了。
薪資待遇什么的,胤祚昨日就已經和康熙商討出來了。
包吃包住,每個月50文的工錢,而這包吃包住中的包吃又要設定一下規格。
首先肯定得吃飽吃好,在這個時代肉是幾乎不用想了,最多是偶爾搞些豬油或者豬下水粥,來改善一下口糧。
畢竟在現在豬油和豬下水還算是最便宜的肉類,而蔬菜什么的就更好說了,他們甚至都能自己種點,也沒什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