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情很好的把兩人留下吃了晚膳“急什么,這才剛過幾天。”
但他也習慣了胤祚的沉不住氣,所以被催了兩句后就無奈的應了下來,明天讓人加快進度。
胤祚倒還真不只單單是沉不住氣,而是因為他今日在出宮的時候,看到路上有不少老人縮在墻角瑟瑟發抖。
都快過年了。
起碼得在過年之前能讓他們吃上飯。
當然他也不僅僅指望著康熙,他自己也一路給了不少東西。
這次他可長記性了,也十分清楚外面的物價,給的不是碎銀子,而是銅板,一路上聽了不少聲謝謝,這讓他心里總覺得受之有愧,想著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他們做點事。
所以才在回來之后來催康熙來了。
今日的晚膳因為胤禛和胤祚在場,所以多了幾個菜。
康熙吃飯的排場大,但是并不特別鋪張浪費,起碼沒有像之后某個垂簾聽政的女人一樣,做上滿滿一桌子的菜卻只吃幾口。
即使加了幾個菜,現在桌子上一共也只有八道菜一道湯而已。
前幾年情形不好,還一直受災,干旱,洪水,甚至還有過地震,康熙節儉都已經成為了習慣。
而皇帝帶頭節儉,那后宮的妃子們就更加節儉,胤祚甚至知道有一位端嬪,日日吃素,一點葷腥,一點油水都不沾。
但是他其實挺搞不懂這里面的邏輯,難道他皇阿瑪會因為誰吃的少誰更節儉而卻更喜歡誰嗎
只不過這些后宮知識他從來就沒搞懂過,所以當時這個困擾的想法就只在他的腦海中出現了一瞬,便被他拋在了腦后。
胤禛和胤祚也不是一個講究大排場的,胤祚還每天都嚷嚷著要吃肉,說自己在長身體,要有豐富的營養,所以每天吃的看起來也大魚大肉的,胤禛口味本就清淡,即使在面前一桌子上,也光夾素菜或者是燉肉吃。
胤祚吃著吃著就感覺他爹這小廚房里的人,手藝比阿哥所的好上不少。
這一道花椒雞那是從頭到尾都腌入了味,皮還是脆的嫩的,而肉卻已經鮮滑軟爛了。
旁邊的油燜羊肉就更是不用說,也不知道用的什么法子,明明是他臨時點的菜,但吃起來卻和燉了一下午的羊肉沒差。
康熙見他對每一道菜都要點評兩下的樣子,已經懶得搖頭了“快吃你的吧。”
真是吃都堵不上他的嘴。
胤禛眼皮都沒抬,因為在重生回來之后的這么長時間之內,他已經很清楚的明白了皇阿瑪對于胤祚的偏心,這和上一世大大的不同,但這種變化總歸是好的。
胤祚脾氣軟,性子天真,他雖然也可以護著,但畢竟他現在的羽翼還未豐,別說成為令人害怕的雍親王了,就連上朝辦差都差點日子。
康熙親自給胤祚夾了一筷子菜“別光吃肉,你脾胃虛不好克化,朕剛才特意讓人把炒的脆藕換成了粉藕,味道可能差些,但這粉藕在冬日清食。”
這藕一般是夏天的食物,所以出現在冬日也挺難得。
畢竟康熙只是不鋪張不浪費而已,并不是說他吃的就不精細不昂貴了。
胤祚吃了一口,覺得味道還不錯。
他平日不喜歡吃炒藕,因為覺得再怎么炒都有一股泥土的味道。
這粉藕卻在炒制之后吸滿了湯汁,變得可口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