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太自在了一點。
“就三條,多了沒有。”胤祚可一點都不想養大他的胃口。
在宮里這么多年他也不是白活的,他當然知道自己要是先開了這個對他好的口,胤禟可不會認為他是一個好哥哥,所以對他心軟,反而還會認為他是個好拿捏的,時常來他這里找好東西。
人善被人欺這一句話,在宮里從來都不是一句空話,反而還是無處不在的常景。
胤禟本來也就只是試試,反正六哥要是答應了他就有十幾條蕾絲了,是意外之喜,純賺。六哥要是不答應,那也就只是維持原來的水平,一點損失都沒有。
那為什么不開口試一試呢。
胤祚也發掘了他的想法,所以一邊在心里感慨著這就是為什么所有兄弟里只有小九到后來去搞了商業,一邊又想著自己果然不是做生意的這把料。
他開不了這個口。
他總覺得那樣就是占別人便宜了。
胤禟喜歡的風格很好辨認,他不是喜歡大氣的,也不是喜歡小巧的,他就喜歡元素堆疊,越繁復的越好。
所以他在精心比對之后,從面前的一盒蕾絲里挑出了三條,他認為最值的。
胤祚倒是想起了什么“我這里還有一盒新打的積木,之前內務府送來的,但是我已經大了,玩不上了,就送給你吧。”
這積木什么的是他鼓搗出來的,胤祚之前就想要豐富一下現在孩子的娛樂活動,所以搞了不少玩具出來。
這些玩具他直接寫了個條子,得到了皇阿瑪的審批,于是由內務府那邊制造,也由內務府那邊售賣,也就是說賺的錢都進入了康熙的私庫。
康熙也懶得昧他這一點兩點的,直接讓內務府主管在每月清賬的時候把錢給胤祚送來。
賺的不多,畢竟內務府出品都十分精致,材料人工什么的用的也都是最好的,售賣的人群面也不大。
因為現在的社會,想著能給孩子玩些新奇的玩具的家庭都起碼算是小康之家。
而整個清朝在溫飽線上的人都沒有那么多。
不過內務府賺的不多,并不代表這些玩具流傳的不廣。
勞動人民的動手能力很強,這些玩具的制作都不難,有心的人看上兩眼,回家就自己給孩子做了一套出來。
盡管木頭用的是差一點的木頭,打磨也沒那么光滑,還沒有上漆,但誰又能說這不是可以讓人長大之后也存留在回憶里的玩具呢。
胤禟好奇“什么積木”
他當然不是不知道積木是什么,畢竟這些玩具的第一批游玩者就是他們這些住在皇宮里的皇子和公主們。
只是對新打的積木好奇。
胤祚沒讓他失望。
之前的積木都是木頭做的,只能用來簡單的搭建。
但他手里的這個積木可是塑料做的,是可拼裝的那種。
拼起來之后就是一個小宮殿的樣子。
他現在手中的塑料并不是像后世那樣的完全體,因為技術不達標,他用的是最初的法子。
將膠棉和樟腦融合到一起,就做成了最簡單的塑料。
只不過現在沒有什么注塑機,也沒有什么大規模生產的模具。
塑料的制作也很昂貴,所以什么都做不成,最多只能做幾個玩具而已。
想要大規模的生產塑料,還是需要化學的加持。
胤祚打算把這個列在不銹鋼之后。
事實上,胤祚已經開始想著怎么樣才能培養一些化學人才了。
他倒沒有想著一步登天,直接給學生們的課里加入化學課,畢竟現在的那些老古板們,可是真的說撞墻就撞墻。
要是因為他的一個提議把人給逼死了,哪怕他知道工業化才是之后發展的路線,但這個罵名他估計得背著一輩子。
胤祚可不想這樣。
至于由誰來學,這才是他現在所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