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卻搖頭“哪是你能這么糊弄的。”
這孩子真是,被皇上和太子慣的沒個正形。
很快,兩人就到了今日元宵晚宴的宮殿,因為天氣格外的冷,所以這次的宴席設置在殿內,有想出去的人出去便是,這也是胤祚剛才說讓德妃先回去的理由。
他們到的不算很早,門口還三三兩兩站著些人在談話。
德妃被宜妃拉著說話了,胤祚摸了摸鼻子,干脆就自己進去了,畢竟外面這么冷,他還不如進去烤烤火。
而且他知道這些妃子娘娘們都特別能嘮,明明看著感情不好,結果一說話說一炷香都不帶停的。
“六哥也來了。”胤禩和胤祚的位置中間就只隔了七阿哥,而七阿哥現如今還未來,所以他便歪頭向胤祚打了聲招呼,接著又聊起了中午那頓元宵,當然是夸獎了這元宵的外形和味道,并且還要感嘆一句,“六哥真是有想法。”
胤禩其實在未進尚書房的時候,也曾幻想過自己能不能通過刻苦的學習而拉小和胤祚的距離,得到皇阿瑪的賞識。
但后來他才發現,上書房里努力的不止他一個,有天分的更不只是他一個。
先不說又聰明又勤奮的太子,就只說三阿哥,他難道文采不好或者武藝不精嗎,可皇阿瑪最疼愛的還是胤祚這個看著文不成武不就的孩子。
胤禩想想也是,畢竟六阿哥是被皇阿瑪帶大的,從沒進尚書房之前就是幾年如一日的疼愛,這無關乎優不優秀,只是一個父親單純的偏心而已。
他自嘲過一陣,甚至還頹廢過幾天,但后來他也想明白了。
無論皇阿瑪寵不寵愛六哥,他一開始想著用努力學習來拉小和六哥之間的距離這個想法是沒錯的,畢竟現如今的他也只能用這種方法來提升自己,這是他目前能找到的唯一的出路。
而且在他頹廢的那段時間,他羞愧的發現六哥沒有察覺出來他陰暗的心思,反而因為他那幾天的精神不濟而對他多加關懷。
這更加讓他難受了,他甚至恨不得他六哥不要對他那么好,打他一頓罵他一頓也行,這樣他就能理直氣壯心安理得的和六哥進行爭搶了。
但沒有。
年節送的禮一樣不落,不說旁的,就說他上年的炭,原先下人給他用的都不是多好的炭,還是六哥來他房里送東西的時候察覺到了,不動聲色的幫他處置了那起子踩高捧低的下人,又給他換上了新炭。
他一開始手里也沒什么字帖甚至他壓根就沒有字帖,更沒有意識到字帖這個東西的重要性。
六哥卻發現了,一開始還吐槽他的字寫的丑,后來自己發覺了他竟然沒有字帖也沒有出聲,更沒有拿這個事情來討他的恩情,而是借著生日的由頭,給他送了一幅連三哥都眼熱的字帖。
這字帖別說用來練字了,就只說拿出去賣,都得價值千金,可謂是相當重的禮了。
但六哥卻能這么不吭一聲的就送給他,好像這字帖并沒有什么特別一樣,胤禩一開始還不識貨,心中只有感激,沒覺察出這字字帖的珍貴,但后來才知道這是一副大家的孤本。
如果不是三哥看見道破了,他可能這輩子都不知道,更這一輩子都不會領六哥這個的情。
手里有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會同他們這些住得近的兄弟們分一分,夏天的西瓜,秋天的梨,又或者是中午吃的元宵,哪一次也沒說繞過他的。
胤禩有的時候也希望自己是個小人,如果他是個小人,那么他應該就會一邊享受著六哥對他的好,一邊同六哥爭搶著在宮中的地位,可他雖然有些想法,但的確也不是那種背棄信義的人。
如果說通過自己的努力提升他自己的地位,這件事是理所應當的,但要對這么好的六哥做局,以此來拉高自己的地位,那胤禩是萬萬不敢的。
幸好他還有另外一個盼頭。
自從他的字練好之后,皇阿瑪也的確對他多了兩分關注,像是拿炭這種事情,上一年發生了,今年就沒再發生過了。
所以胤禩目前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先通過學業的出眾讓眾人知道自己,而在等到日后可以開宮建府去上朝的年紀,就自己賺出來一份體面。
在宮中,母憑子貴,也子憑母貴。
日后他希望旁人見到他不說這是良貴人的兒子,又或者是八阿哥。
而是其他的什么稱呼,比如郡王親王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