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王府
云煦澤得知蔣晟陽完成自己交代的兩個差事,夸贊道“不愧是晟陽。”
蔣晟陽拱手道“三大家族太過貪婪,下官為讓他們讓步,擅自答應派王府親兵擔任商隊護衛,有逾越之舉,請王爺降罪。”
云煦澤擺手“本王說過此事全由晟陽做主,能和三大家族達成合作,晟陽當得首功,本王豈會怪罪于你。”
“謝王爺體諒。”
云煦澤摸摸下巴道“等保證金到手,再加上府庫的一萬兩銀子,王府可用的錢財就有四萬兩,已經可以募兵了。”
比起征兵讓百姓一年年地服兵役,云煦澤更想招募私兵,私兵訓練時間長,比役兵能力更強,貴精不貴多,他只有三千親兵名額,最好走精兵路線。
蔣晟陽也覺得應該募兵,兩百親兵還是少了點。
“王爺打算招募多少人”
云煦澤想了想道“先招募八百人,湊齊一千親兵再說。”
八百人看著不多,但這是云煦澤的私兵,親兵的兵甲都得由王府準備,云煦澤想要精兵,那兵甲的質量就不能差。
在大康普遍使用的甲胄有兩種,分別是皮甲和札甲。
皮甲的普及率要更廣一些,像高平郡兵就是皮甲。
札甲比皮甲要重很多,而且制作費用高,一般只有精銳才有資格穿札甲,比如云煦澤的兩百親兵穿的就是札甲。
說到這兒,有個詞必須提一下,那就是披甲率。
并非所有士兵都有盔甲,大康各個軍隊的披甲率一般在四成左右,能到五成就算是朝廷重點照顧了。
就連負責護衛洛京的北軍軍中的披甲率也不過六成,還有四成士兵是沒有盔甲的,真要發生戰爭,這些人就得用肉身去抗。
高平郡兵的披甲率只有四成,而縣兵更可憐,只有兩成的披甲率,縣兵也就能維持一下日常治安,或者嚇唬嚇唬小股土匪,真要打仗是指望不上的。
而云煦澤手下兩百親兵的披甲率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說這兩百親兵個個穿著精良盔甲,防御值直接拉滿。
這么一聽是不是覺得永昭帝對自己兒子還挺好的
但別忘了云煦澤身為親王可以招募三千親兵,而除了兩百親兵的盔甲,朝廷沒再給云煦澤一副盔甲,也就是說如果云煦澤沒能力給自己親兵打造盔甲,他就只會有兩百著甲的親兵。
三千人只有兩百著甲,還不到一成的披甲率。
后爹也沒這么小氣吧
當然這其實和永昭帝關系不大,畢竟他兒子太多了,如今就藩的加上云煦澤一共有四人,年紀到了但因為得寵被允許留在洛京的有三人,在七個皇子中,云煦澤在永昭帝那里真沒存在感。
云煦澤就藩的一切事宜都是太府寺官員處理。
每個藩王得兩百親兵是規矩,但其他的可操作性很強。
如果云煦澤母族有關系或者他很有錢,完全可以交好太府寺官員,讓對方多給他安排些兵甲,另外三位就藩的皇子就是這么做的。
只可惜原主是個窮鬼,母族也沒有關系。
沒有朝廷支持,云煦澤只能自己打造盔甲,札甲的甲片都是鋼制,鋼是由鐵冶煉而來,而鐵礦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價格一直不便宜,可想而知這其中的花費有多少。
云煦澤能招募八百人,已經很財大氣粗了,畢竟他打算在親兵軍中完成百分百的披甲率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