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西平帶一隊人連夜上山伐木做棺,歷時三天,做出五十三口棺木,跟隨常校尉從長安出發的喪命軍士入棺,抬到山腰落墳掩埋,墓碑朝向東方,英魂望著歸路。
斬殺的匈奴由烏孫人負責挖坑焚燒,昔日的戰場上濃煙和肉香整整飄了七天,焚燒掩埋殆盡后,烏孫大軍帶著俘虜踏上回轉的路。
從匈奴手里奪得的軍馬、駱駝馱著傷兵,俘虜跟在后面步行,回程的路比來時多走七天,再次走進烏孫時,已經臨近七月。
烏孫王為得勝歸來的將士舉行慶功宴,趙西平作為為數不多的漢軍中的一員,他有幸在王宮里走了一遭,走動的過程中,他認真打量王宮里的一切,打算回去了講給隋玉聽。
夜幕落下,宴席進入尾聲,趙西平跟著一眾將士走出王宮。他作為一個無名小卒,坐在席位沒什么人搭理,一晚上只用敞開肚皮吃吃喝喝。
走出宮門,他回望燈火輝煌的王宮,夜風從黑暗的巷道吹來,裹挾著隱隱約約的哭聲和笑聲。
“趙兄弟,去街上逛逛”同行的軍士相邀。
趙西平思索了下,抬腳跟過去,說“也好,吃撐了,回去也睡不著。”
烏孫南接沙漠,夏日的夜風與白日相比要清涼許多,室外又比室內涼爽,不少百姓走出家門坐在樹下乘涼,或是卷著篾席鋪在地上,一家老小躺在家門外的空地上睡覺。
趙西平等人路過,閑聊的百姓看過來,有人認出他們長著漢人的面孔,用拗口的漢話問“你們從、從戰場下來”
走在前面的軍士問“老伯,有什么事嗎”
烏孫老漢嘰里呱啦一通,間或夾雜著一兩個“人”“回來”之類的字眼,沒人聽得懂,為首的軍士說句告罪,領著一行人走了。
待走遠了,為首的軍士說“剛剛那個老漢的兒子也上戰場了,他問我們人都回來了嗎他兒子還沒回家。”
趙西平恍若又回到那個廝殺的戰場,鼻間涌入濃郁的血氣,殘肢斷臂橫列,人頭馬首橫陳不能再想,他重重喘幾口氣,壓下心底泛起的暴戾。
“我想回去休息了。”趙西平止步,“突然覺得累了,不想再逛了。”
“等等,帶你去個好地方。”距他兩步遠的軍士拉住人,說“從戰場上下來是不是夜夜驚醒哥幾個帶你去放松放松。”
趙西平沉默,跟著他們繼續走。
恰逢大軍得勝歸來,夜晚的集市上還熱鬧的緊,街上走動著不少人,趙西平看見叫賣的漢商,商人不愧叫做游食之人,為了發財哪里都敢來。
走過街市,為首的人帶頭拐進一處黑暗的巷道,走出巷道,胡琴和琵琶聲闖進耳畔,一處民房里傳出歌女的歌聲,歌聲里摻雜著推杯換盞的雜音。
趙西平反應過來他們是要去哪里,他止步說“突然想起來我還有事,先回去了。”
“來都來了,走什么走。”一個軍士攔住他,說“你在敦煌趴了幾年,想
來還沒見過這等好去處,胡姬妖嬈,哥幾個帶你去見見世面。”
趙西平堅決不肯,他轉身走進巷道,邊走邊說“我已經成家了,我還急著回去見她,不能做對不起她的事。”
“嘿真是個愣的。”軍士罵一句,見腳步聲已經走遠,他們罵聲掃興,徑直走進民巷。
趙西平一個人在街市上走動,從頭走到尾,之后拐道回接待的官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