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壯笑呵呵地應下,他沒弄明白為什么他得了賞而非花妞,弄不明白他也不多想,拿了錢就要先回屋藏起來。
一幫人散了,隋良搬走錢箱,隨后把小崽從被窩里薅出來,舅甥倆穿戴一新去廚院吃早飯。
住在千戶所的趙家人過來了,趙大郎帶著后面的弟弟妹妹來給三叔三嬸拜年,小崽咽下扁食,擦擦嘴去給爺奶、伯伯和伯娘拜年。
小的一輩拜過年,趙家三兄弟相繼給一老拜年,趙父趙母樂得是見牙不見眼,兒孫繞膝,齊家闔樂,他們高興得紅光滿面。
大黑狗搖著尾巴進來,隋玉往外看一眼,門外探頭的是顧千戶家的兩個少爺,她喊小崽“吃飽了嗎你們的同窗來了,吃飽了就跟你舅舅去迎一迎,人湊齊了去給老夫子拜年。”
小崽端碗喝完面湯,他接過帕子擦擦嘴,跟著他舅舅出門了。
趙大郎帶著一幫弟弟妹妹緊跟著走出去,孩子們的嘰喳聲遠去,院子里清凈多了。
“我要進城去給校尉和都尉拜年了。”趙西平用他兒子擦嘴的帕子擦擦嘴,也起身往外走。
隋玉陪著婆家的兄嫂坐坐,聽他們談起地里的活兒,又問起她在外走商的事,她簡短地提了提。
“還是你膽子大,關內跑了還敢往關外跑,我這趟跟你兄弟來敦煌,路上借宿在村里,夜里壓根不敢睡,刮風帶動門,我都害怕門外有人。”趙大嫂話里不乏佩服。
“都一樣,我出門也是提心吊膽的。”隋玉起身,說“今兒天好,出去走走我們去地里轉一圈”
趙母一看就知道老三媳婦是不想再談了,她跟著說“行,去地里轉轉,轉一圈回來正好能吃晌午飯。”
趙一嫂不愿意去,她沒暖和的棉襖穿,可不愿意出去吃風受凍。
“你們出去轉吧,我從城里走過來吃了風,肚子疼。”她借口說。
“那你留家里。”趙大嫂跟隋玉出門了。
隋玉不打算走遠,她帶著老兩口和兄嫂三人往北走,去看她去年才入手的十畝荒地。去年夏天張順他們還在家時用駱駝拉犁犁過一茬,入秋忙完地里的活兒,丁全和一黑又用駱駝拉犁犁一遍,趕在下雪前施過一道糞肥。
趙老漢踢開雪抓一把土搓了搓,說“沙子多,這地怎么養都種不成莊稼。”
“可以種蘿卜。”隋玉接話,“蘿卜種在沙土里,只要肥施的夠,它反而比種在菜園里長的大,拔的時候也更省力。”
趙老漢不清楚,他家地多,攢的糞肥都施到莊稼地里了,施過肥的地用來種莊稼,壓根不會用來種蘿卜。
“可惜兩地隔的遠,不然我能來你們這兒拉糞肥回去肥地,家里攢的糞肥年年不夠用。”趙大哥不眼饞老三一家賺錢,也不眼饞他們房子大房子多,他就眼饞牲畜圈后面的大糞坑,一看見就走不動道。
“酒泉跟張掖隔得近一點,你們要是想要糞肥,我讓
甘大留著,夏天的時候你們去拉。”隋玉說。
“當初怎么不在酒泉蓋客舍”趙大嫂問出一直想問的,“客舍蓋在酒泉,我們也能幫你盯著。”
“商隊從敦煌前往酒泉,或是從張掖去酒泉,兩郡之間隔著六七天的路程,他們備的糧草在路過酒泉時還有剩的,人也還沒到最疲乏的時候,很多商隊都是進城停留一兩個時辰,補些東西就出城了,不會留在城里過夜。”隋玉解釋,“我選擇客舍蓋在哪里,都是按照商隊趕路時歇息的習慣和狀態選址的。”
趙大嫂臉皮發燙,是她小人之心了,她還以為是隋玉有意防著婆家的人。
“做生意講究還挺多,難怪你能賺錢。”她是徹底服氣了。
“弟妹隋玉”趙一嫂站在客舍的背風墻后大聲喊,見隋玉終于聽到聲看過來,她招手示意她回來,“你家來客了。”
“你們繼續轉,我回去看看。”隋玉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