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們再等等。”一個客商說,“我也料到朝廷不會讓棉種走出玉門關,棉花只種在我們的疆土上,賣到關外才能賣出好價錢。”
隋玉點頭,繼續說“我覺得你們不用打棉種的主意,這東西肯定賣不出高價,不然農人種不起。而朝廷肯定是要讓棉花跟苧麻、麥子、豆子一樣變成普遍的莊稼的。”
“這倒也是,棉花種的多了,我們才能買到更多的棉布和棉被。”陳氏客商接話,他起身說“旁的先不多說,玉掌柜,你領我們去跟杜坊主見個面。”
錦繡織布坊的生意往來是杜季白在操持,隋玉把人給他領去,從織布坊買走四十床棉被就離開了。
棉被目前定價是五百錢一床,給隋玉的價是四百錢,她買四十床棉被,杜季白還送她二十個暖手筒。暖手筒的里布是棉布,里面填充著蓬松的棉花,外面則是緞花錦,兩側絮了兔毛或是狼毛。
隋玉想到她手里還攥著一整張虎皮,她琢磨著要不要用虎皮做些什么衣裳鞋帽。
“主子,人和駱駝吃的糧都備好了,綠芽兒也捎話來了,她那里也準備好了,我們什么時候動身出發”張順剛從城里回來。
“去問耿中丞了嗎”隋玉問。
“
問了,耿中丞說什么時候都成。rdquo
dquo后天出發。rdquo隋玉說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這些棉被用麻布捆扎好,多包兩層,別落灰了。”
“哎。”張順應下。
八月二十四,隋玉一家四口和耿中丞以及他的常侍跟著商隊離開客舍。
他們剛出城門,曲校尉安排的二十人組成的巡邏小隊就往城北去。不僅是隋玉收到驛卒送來的朝廷的旨意,他也收到了,從今年開始,敦煌和玉門關對出關的商隊要嚴查,嚴禁商隊帶棉種出關。而把控棉種最好的法子是從源頭就嚴防死守,只要棉種不外流,商隊就帶不出關。
綠芽兒帶的商隊已經在東城門外等著了,宋嫻和宋從祖都在城門外相送,隋玉跟她們碰到面,說“宋姐姐你放心,綠芽兒跟著我不會出事的。”
“沒有不放心,她跟著你比跟著我還讓我放心,我就是出來送送她。”宋嫻說,“明年大概什么時候回來”
“不出意外會是在四月初,最晚不過五月,我還要趕回來張羅棉花苗的事。”隋玉說。
“從祖上午在客舍,我就每天下午去客舍坐坐,幫你守著。”宋嫻承諾,隋玉幫她照顧女兒,她去幫她守著客舍的事。
隋玉面露感激,“有你們母子倆坐鎮,我是徹底安心了,多謝宋姐姐。”
宋嫻擺了擺手,她看了下天色,說“時辰不早了,你們出發吧。”
“好,娘,那我走了。”綠芽兒搶先應話,她沒有不舍,滿臉都是對要去長安的興奮。
宋嫻失笑,“走吧走吧。”
一聲鑼響,兩個商隊匯在一起,迎著燦爛的朝陽往東而去。
悠揚的駝鈴聲隨風奔跑,小崽歡喜極了,他騎著駱駝噠噠地擠進爹娘中間。
這一次,他終于不用再捕捉駝鈴聲的尾音,清脆的駝鈴聲將伴他入夢,再將他從夢中喚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