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之前擺出那種姿態,不過是故意誘使各大勢力代表那般想,然后趁機在談判中獲取利益罷了。”徐庶笑道。
常遇春滿臉懵逼:“竟是這樣?哎呀,主公真是離開,只是末將是個粗人,這些彎彎繞繞實在是搞不懂,只能聽命而已。”
“哈哈,常將軍才是大才,你能把握住聽命這兩個字,便勝過他人萬千真理啦!”
徐庶輕笑,看向常遇春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欣賞,真不懂嗎?
未必!
不過藏拙爾。
為君臣屬,適當藏拙,突顯主公睿智,這才是保身長久之道。
當然,藏拙也是看情況的,如文臣,本身就是靠智力吃飯的,若是藏拙怎能晉升?
但身為武將,本身就已經有武力,有兵權了,若還表現得到政治成熟,智力極高,那必為主上所忌。
古來智將基本沒有好下場,倒是有勇無謀的戰將,縱然功勛卓著,但若非馬革裹尸,一般不會被君主針對,便是此理了。
劉琮站在一旁,并沒有在意常遇春與徐庶各自的心機,他還在考慮接下來的形勢發展。
其實徐庶剛才的分析并沒有說全,他不用大勢力立威,不僅僅是沒有時間與他們糾纏,還因為他不想表現的鋒芒畢露。
此界有大機緣,但此次進入的時間過短,又處在早期,能夠拿到的好處實在有限。
劉琮期待未來再次穿越這個世界,那時才能收割到更大的好處。
目前主神系統還無法做到穿越特定世界,但未來卻未必無法做到。
有鑒于此,他想先埋下點伏筆。
其實選擇太行山脈也是出于這個考慮,天地復蘇,各大名山都是造化,以劉琮的實力,完全有資格去爭奪泰山、龍虎山、大雷音寺等絕頂道場。
但他最后選擇只算一般的太行山,便是考慮這里遭人嫉妒的程度要小很多。
反正他只能在這停留兩個月,那些名山圣地的造化,他也等不到。
反倒是兩個月后,他離開此界,必然帶走主神教絕大多數戰力,到時主神教實力不足,若是還占據名山,必遭人圍攻。
他還希望未來再次穿越此界時,獲得主神教勢力的幫助呢,可不想到時主神教已經被滅了……
……
隨著太行山之戰落下帷幕,眾多異人走出太行山,太行山之戰的情況,開始傳遍各地。
這場戰斗的劇情跌宕起伏,動人心魄,先有銀翅天神與金剛的爭斗,后有白蛇王帶領異獸大軍圍攻,最后主神教強勢崛起,鎮壓全場。
毫無疑問,主神教是這場斗爭中絕對的主角,沒有人知道主神教是從哪來的,又為何擁有如此強大的實力。
或許便如某些人的推測,他們來自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