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語聲發沉“姜娘子,好本事。”
姜瑤自然聽出她語中不悅,卻不知自己近來又哪兒招惹對方了,長公主卻不再看她,只將目光落到一旁眼觀鼻鼻觀心的二兒子,道了句“二郎,將名冊給姜娘子。”
名冊
什么名冊
姜瑤就見楚昭應了句“是”,而后轉身,規規矩矩將手里拿著的東西遞給她。
兩人對了一眼,姜瑤便將名冊接過去。
冊子遞到手里,還留有對方的余溫。
姜瑤掀開名冊。
里面寫著各家姓名
李臨,禮部員外郎第二子,生性勤勉,性敦良溫厚,不好二色,自小便苦讀詩書家中還有一長兄,三妹
下一頁還是梁昇,忠勇伯府庶二子次子,性篤實,苦練功夫,已與祖父分府令過,家中
一頁頁翻過去。
姜瑤心中已有些了然。
“姜娘子,這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事先還讓二郎調查過,俱是身家簡單、家風清正之輩,兒郎也算得努力上進,性格敦厚。”
“你且挑一挑,明日法會上,一齊相看了。”
姜瑤
果然是相親。
不得不承認,對她一介寄住國公府的孤女,長公主這一番綢繆,已算得苦心孤詣了。
若非有大亂,她怕是也愿意。
有北梁公府照料,選的又是低門,只不強求愛,以她性子和身份,必定能過得很好。
可惜,她得待在國公府,以便在大亂來時,跟著長公主一塊出逃。
姜瑤打定主意,明日必是要將這相親攪黃了,面上卻還是盈盈一笑,說了句“多謝夫人。”
甫一抬眸,卻對上楚昭的眼睛。
那眼如墨玉幽邃,不等她明白他眸中含義,楚昭已轉過身去,對著長公主拱手“母親,無事我便出去了。”
“去吧。”
長公主揮揮手。
楚昭躬了躬身退下,經過她時,姜瑤就聽“嗤”的一聲,很輕的一聲,也不知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抬頭,卻什么都沒看到,只見楚昭已經過她,白楮紗擺輕輕飄落。
她便又低了頭。
長公主看著這一幕,心一跳,旋即又似漫不經心道“不過,若你覺得這等低門不滿意,倒也可考慮考慮魯侍郎府。”
魯侍郎
魯蓮家
若姜瑤沒記錯的話
魯侍郎,戶部侍郎,掌一國之錢糧,民生賦稅,兵糧調撥,全在他手。
若非如此,魯蓮又哪來的富貴滔天,幫助王清玄擺平那許多事。
姜瑤心中清楚,便她被認作國公府義女,也攀不上這樣的婚事。
更何況
掌兵的要是和掌糧的攪在一起
姜瑤心中一凜,忙伏身跪了,堅決道“夫人明鑒,阿瑤不愿嫁。”
“哦”長公主稀奇,原以為她這簡單腦瓜聽到此提議,必定要高興得跳起來了,卻聽到她不愿嫁。
長公主不由好奇地問“為何是門第低了,還是魯郎君不夠俊”
姜瑤
她苦了臉,直起身,道“高門大戶,非姜瑤所想。”
她認真道“再者,魯家兒郎辱我,可見其稟賦不好,府中教養亦差,我姜瑤不愿嫁入這樣的人家。”
長公主眸色不由柔和了些。
她輕嘆一口氣“你腦子近來倒是清楚。”
“罷了,起來吧,小姑娘家家的,何必總跪。”
連著語聲,也柔了下來“你不必擔憂,有我國公府在,必不能叫魯家小兒郎欺辱了你。”
之后,便叫了齋飯。
大慈恩寺的齋飯,是全長安都出了名的,為著這齋飯,平日甚至有勛貴特地過來上一炷香。
姜瑤吃得一本滿足。
男客的齋飯,是擺在庭院中的。
頭頂葡萄藤,旁邊廊軒,穿著灰衣的知客僧端了托盤,陸陸續續進來,不一會兒便擺了一大桌。
春五月,天已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