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媽媽在客廳里說起了孩子的教育經,姚雨然一臉崇拜地看著那位游客,她說的話她恨不得用手機去錄下來,她沒有文化,也不會教導孩子。
她覺得大城市的家長肯定會教育孩子,她一定要多聽多看多想,然后提取出精華,到時候才好教育她的兩個女兒。
在跟游客取經的時間她也不忘做事,取下小芳小月原本的手表,換上了新的,小芳跟小月手拉著手朝著后院去了。
林夕看著她們的背影,再聯想到過年之前她寄給顧教授的那兩個手表,難
不成國家已經參透了那兩只手表的秘密所以才造出了這些東西,并且勒令全國所有的學生佩戴
正想著,她接到了婦聯干部任大姐的電話,林夕直接就過去她的燒烤店了。
她正在廚房烤串兒呢,見到林夕,她長話短說“小夕啊,剛剛我接到鄉里婦聯的電話,說國家關心婦女同志們,特地發了三八婦女節的禮品,你現在有沒有時間有時間你去幫我拿一下”
按理來說作為蓮花村的婦女主任,這種事情是任大姐的活兒的,但誰讓今天店里的人實在是太多,任大姐實在是走不開,所以只能拜托林夕了。
誰都知道林夕的民宿里人多,她就算不在民宿里一小會兒也沒有什么事兒。
現在村子里的人干什么事情不方便都喜歡去找林夕幫忙,更何況她還會開車,出村子帶點什么最好了。
聽到任大姐的這句話,林夕的心里有點猜測,她爽快應下“行,那我去一趟。”
走到外面的時候,看著小廣場附近擺上的各種各樣的攤子,她用本地方言大喊一聲“我要去一趟興水壩,誰有什么要帶的嗎”
“有有有,小夕給我帶點花生米回來,我這里沒有花生米用了。”這是在邊上拌涼卷粉的阿昌爺。
“給我買點包心白,我這里包心白也沒有了。”這個是開米線攤子的小娟奶奶。
現在地里的包心白菜才剛剛種下去,還不到收獲的時候,在當地的米線里,是需要放燙熟的包心白菜絲的,要是缺了這個就總覺得缺點味道。
小娟奶奶給料實誠,每一碗米線都給一大把,錢是賺到手了,這些配菜也消耗得快,偏偏她人實誠,怎么樣都不愿意減少一點配菜的用量。
平時這些東西都是村里統一幫忙給采購的,但是今天不是天氣好來的客人多嗎就這一會兒的工夫已經沒有了。
“小夕”村里擺攤的村民一個接著一個地把需要的東西告訴林夕,林夕找了一個本子記下了就走了。
回家開上車子她就朝著興水壩去,天氣好了,興水壩也有很多人出來擺攤了。因為那條旅游線,有一些自駕游的游客也會到這邊來逛逛。
興水壩村的建造也非常有當地特色,街道兩邊的房屋也多是木磚結構的,街道也都是用青石鋪成的。
林夕先去鄉政府,知道林夕是蓮花村來拿三八節禮品的,讓林夕簽了字后就把東西給她了。
“這是國家發給大家的東西,是手表,手表后面都有編號的,你拿了要登記好的,每一個人取了什么號都要寫好,可一點也不能馬虎啊”工作人員再三對林夕交代。
林夕點頭表示知道了,工作人員送她出門,還在叮囑“到時候登記完了,就要把這個表格送回來給我們,我們這邊也是要登記上報的。”
“好的,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