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圣旨將所有人都干懵了。
前朝后宮俱是嘩然,誰也沒預料到,前面諸皇子還在爭儲呢,圣人就悄無聲息地要立個皇太孫,將所有人都打得措手不及。
這事沒有絲毫的預兆,就算當日在太后宮里的幾位太妃隱約覺得圣人對待雍王府的小郡王的態度有些奇怪,卻沒想到圣人會折騰出個這么大的。
這圣旨一出,不少朝臣都進宮請求圣人三思。
立一個才五個月的小奶娃為皇太孫這不是搞笑嗎
特別是皇帝還有那么多年長且健康的兒子的情況下,居然跳過兒子,直接立孫子,怎么也說不通啊。
可惜,這些進宮請求圣人三思的朝臣無一不例外,都被元康帝當場喝斥回去,若是哪個還想要據理力爭的,元康帝當即大怒,下令將之打了一頓板子,然后送出宮去。
元康帝絲毫沒有留情,也不接受大臣們的反對。
看到那些被打板子的大臣,其他人終于偃旗息鼓。
元康帝御極近三十載,帝王權柄日益盛極,雖不算是什么乾綱獨斷的皇帝,卻也不是旁人能隨便左右的。
既然他下了這樣的圣旨,便不會輕易收回去。
倒是有不少朝中的老狐貍看出元康帝的意思,明智地保持沉默。
那些人只看到圣人要冊立一個小奶娃為皇太孫,生怕孩子還小,將來要是立不住,會生出波折,動搖國本。卻沒看到圣人身體安康,精神矍爍,仍是龍精虎猛,據太醫私底下透露,以圣人的身體之硬朗,再活個十幾二十年沒問題。
屆時皇太孫正好長大了。
站在圣人的角度,這不比立那些已經成年的、狼子野心的皇子要好嗎
那些皇子會覬覦他屁股下的位置,但一個小奶娃可不會,至少在皇太孫長大之前,圣人都不用擔心會有皇子威脅到自己屁股下的位置。
更不用說,皇太孫的親爹雍王是個生來有口疾的,早就絕了爭儲的可能,立他的兒子為皇太孫,雍王只會一心一意地輔佐皇太孫,甚至比任何人都希望圣人能活得更長久,至少活到皇太孫長大成人。
將雍王的兒子過繼給先太子,也是給孩子一個名正言順的名份。
先太子的兒子是皇太孫,這確實也沒毛病。
這么一分析,很多人都悟了。
他們心里感慨,姜還是老的辣,他們這個圣人,年紀越大,越是將手中的權利抓得死緊。
立一個皇太孫,確實比在諸皇子中挑一個立太子要好。
大臣們大多都想得明白,按照慣例勸上幾句便作罷,不會和皇帝死磕。
然而那些皇子的心態卻有些崩。
安王回府后,失手砸碎一套內造的梅花凌寒粉彩茶具,臉色陰沉得要滴出水來。
寧王也驚得終于從溫柔鄉中滾出來,趕緊召府里的幕僚過來商議這事。
他雖然風流成性,其實并不蠢,以前有安王和平王相爭
,他自覺爭不過這兩人,安心跟在平王身后。
自從平王瘸了,他被圣人提拔起來,與安王打擂臺,自然生出雄心壯志,覺得自己也可以。
一直窩在府里醉生夢死的平王則是睜開醉眼朦朧的眼睛,然后哈哈大笑,一邊笑一邊嘶吼大罵雍王。
誰讓皇太孫是雍王的兒子,雍王還是害他腿瘸的罪魁禍首。
平王妃將周圍伺候的下人都打發離開,站在不遠處聽著平王憤怒的辱罵,神色冷漠。
定王正抱著雙胞胎女兒,陰沉的臉努力地擠出慈父般的笑容。
只是不管他怎么擠,這笑容看著都很嚇人。
幸好兩個孩子年紀還小,不懂得真善美,倒是沒嚇到。
聽到這消息時,定王神色一頓,然后小聲地對王妃說“前陣兒,聽說父皇一頓能吃三斤鹿肉,夜里還召幸了三名后妃”
連靜萱聽到前面那句時,暗忖圣人真是老當益壯,胃口極佳,等聽到后面半截,臉噌地紅了,嗔怪道“王爺”
定王清了清喉嚨,繼續道“父皇年富力強,看著還能再活個十幾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