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著“為了方便理解,你可以按照更高次元文學創作中的慣例稱呼我為系統”的不知名生物在已經完全靜默世界中這樣向月彥自我介紹。
它的外表看起來是一顆手掌大小、懸在空中上下浮動的樸素白色光球,淡淡白色光芒隨著它小幅度的晃動在周身拉扯出仿佛尾跡的淺淡不規則光暈。
不待月彥詢問,它主動解釋起了世界“異變”的來龍去脈。
正如月彥最初所理解的那樣,他的確是“像小說漫畫里的主角一樣穿越了”這里是以月彥第一世所生活的世界中的一本漫畫作品,“鬼滅之刃”為底本所形成的低維度世界的再分支世界。
這個描述似乎有些過于拗口和難以理解,系統又嘗試使用比喻來盡可能解釋得更加清楚一些想象一下,某個緯度里存在著一顆代表一切起源“世界樹”,從主干的“源世界”開始,樹上的每根分支都是以主干的某些“幻想”為藍本衍生出的“小世界”,分支上的每片葉子則是又以該小世界為基礎形成的互不相干存在的“平行世界”。
月彥最初所在的原生世界就是最原初、最高級別的“主干”,這個他死后穿越而來的世界則是世界樹某條細弱枝丫上新生的小小嫩芽。它才剛剛誕生,尚且是如此的脆弱和不穩定,一陣微風就足以將它從樹梢吹落。
“藤原月彥”就是這陣風。
在死亡的瞬間,他的靈魂情報不知何故沿著“世界樹”的脈絡被完整地傳遞到這個新生的小世界,本能地鎖定了世界中目前“命運線”最為強韌綿長、同時又尚且稚嫩、極易奪取的“藤原月彥”,憑借著求生的意志和來自“源世界”的高次元生物的“等級”成功將自己的靈魂情報覆寫在這具剛剛誕生的嬰孩肉身之上。
他取代了“鬼滅之刃”這部作品劇情線中最重要、最古老的劇情人物“鬼舞辻無慘”,二者截然不同的性格和人生選擇讓作為構成世界存在發展基礎的世界線從根基編織處便開始了緩慢的崩壞,并在“鬼之始祖”誕生的這一天終于達到質變,徹底引發了整個新生世界的崩塌。
“系統”是與世界一同誕生的“某種東西”,它自己也說不太清楚,但從功能上來看,應該是類似于“園丁”、“清道夫”一類的角色。它本不該有任何意識,只是機械遵循生來具備的本能,負責在世界發育過程中修復錯誤、剪除病損,保證其能夠從新生嫩芽順利成長為完整的葉片。
然而,月彥這陣“風”所帶來的更高次元的信息流同樣對它造成了影響,令本應無知無覺的它誕生了求生的意識,不再甘愿隨著世界的崩塌一同消失。然而作為世界的伴生品,它無法獨立存在,必須要有一個本世界的“支點”供它依附才行。
月彥正好可以充當這個“支點”。
他最初的靈魂情報來自于源世界,即使經過一次“穿越”經歷的消磨也依舊遠遠強于分支世界的生靈,這使得他有幾率能夠承受再一次的消磨、沿著“脈絡”再次進入同等級的其他小世界;他又切切實實的在次方世界出生成長過,靈魂已經被刻上了本世界的印記,能夠滿足系統“依附”并維系存在的需求。
因此系統在世界崩壞的最后關頭現身在他面前并提出交易月彥接受系統的“依附”,從此二者性命運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使它能夠借此脫離原生世界繼續存在;系統則利用自己作為世界伴生者對空間維度的理解和干預能力,協助月彥穿越世界樹的脈絡,增加他“偷渡”到其他世界的成功率。
月彥當然接受了這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