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孫仨出了森林公園。此時的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車,而外邊的空地也多了很多小販,陳慈還看到了賣快餐的小車。那里擱著個擴音器,老板喊著“短尾猴都說好吃的家常菜,快來嘗一嘗。”
那兒圍了不少游客,有人較真說“老板,牛皮吹過了,猴子哪里會說話。”
小販鄭信冉說“肢體語言也是一種語言。你們知道前陣子這雞籠嶺的野生保護動物短尾猴搶人飯盒的事嗎”
“知道,都上熱搜了。”游客說。
鄭信冉朗聲道“哎,它搶的就是我的飯盒,看到沒有。”
他亮出了用自己拍的小視頻和直播錄屏的畫面剪輯而成的視頻,游客看了雖然還是半信半疑,但都想知道詳情。
鄭信冉一邊做飯一邊說“它只會搶我的飯,你們看打那之后還有人被它搶過食物嗎有人主動去喂,它都不吃,說明什么說明它認準了我的飯”
恰巧不少游客都餓了,而森林公園又沒有餐廳,一些游客詢問了一份飯只要12元后,干脆要了一份。
注意到外孫的目光,老李頭說“那小伙還挺會做生意的,這半個月來,就屬他生意最好。”
“姐公,真有那么好吃”
“嗐,就是普通的家常菜。”
陳慈打消了去買一份嘗嘗的心思。
回到老李頭家,陳慈的母親李艷已經在做飯了。
陳杰說他要吃菌菇,李艷看著桌上的幾道菜,最后還是多添了一道素炒菇。
飯桌上,陳杰一直滔滔不絕地分享他今天去森林公園的游玩體驗,李艷也是第一次看到他這么多話,條理還這么清晰,頗覺得驚喜。
陳杰提出下午去看水鹿,她激動地表示“去,媽下午就帶你去”
陳杰低頭扒拉飯,老李頭就樂呵呵地給他夾菜。
已經習慣被忽視的陳慈沒有插話,她夾了一筷子素炒菇放進嘴,驚訝地發現這菇跟她平常吃到的不一樣,不僅鮮嫩,還味甘
她無法形容更具體的口感,但吃菌菇多年,她第一次認為菌菇的山珍之名名副其實。
老李頭和李艷也發現了這菌菇的鮮美。
尤其是老李頭,上了年紀后,味覺就開始慢慢地退化了,所以平常他自己做飯都是放很多鹽的。李艷炒的菜對他來說口味都偏淡了,唯獨這道素炒菇,不僅讓他吃出了菌菇原本的味道,還美味得令他食欲大增。
“下午再多采點菌子回來。”老李頭對李艷說。
陳慈提醒說“姐公,下午再去撿菌子的話就得花錢了,迷宮每人一天只能挑戰一次。”
老李頭大手一揮“那就買,才30塊錢一斤,不貴姐公給錢你們買。”
李艷一聽這個價格,就想說森林公園這是搶錢呢但這菌菇都是長林子里的野生菌子,而且味道確實比市面那些蘑菇好吃,連平日里最摳搜的老父都能一擲千金,她又何必掃興。
雞籠嶺森林公園。
平日游客人數最少的下午時段,在這個五一小長假的首日,竟迎來了游客高峰。